五大水系皆受污染 北京飲用水何以保障?
近年來,受降水量減少、人口增多以及點源污染加重等因素的影響,北京水體污染日益嚴重,五大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官廳水庫已不能作為飲用水源。
民間環保組織綠家園昨日證實,北京東南地區河流水質幾乎都是劣V類。這一判斷基于該組織持續的實地調研。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綠家園志愿者王京京稱:“公眾能夠明顯感受到北京的河水沒有以前清澈了。”
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2011年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
據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彤介紹,北京正常水資源需求在50億~60億立方米,但從近10年來看,北京真正資源量平均只有21億立方米,缺口比較大。與此同時,水污染情況也較嚴重。
自2011年6月開始到2012年5月,在綠家園志愿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支持下,每周六的“樂水行”活動中,志愿者都會到北京城區及周邊的河流進行調研,現場取水樣帶回實驗室進行檢測。在檢測結束后,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統,標注出每一條河流的位置,并且標注出水質情況、測量時間、氣候、位置等。
據前瞻網了解,北京有大小河流100多條,分屬于海河流域的五大水系(永定河、薊運河、北運河、大清河、潮白河)。王京京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嚴重,五大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官廳水庫已不能作為飲用水源,僅用于工業用水、農業灌溉以及補充城市河湖用水。“值得注意的是,密云水庫的水也開始有富營養化的趨勢。”
據前瞻網了解,除降雨減少、持續干旱和人口增加的原因外,點源污染加重是重要原因。隨著工業逐步離開北京,生活污水成為北京市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生活污水排量非常大,而且分布面廣,有眾多的小污水排放口。
北運河為主要的排污河,以通惠河、西壩河、清河為主,這里的污水沒有處理就直接排入河道中,使得河水的水質受到嚴重污染,此地區的河道大多為劣V類水質。
據前瞻網了解,北京石景山區有75處污水口,工業廢水直排河道。北京市水務局的一項數據顯示,清河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45萬噸,而2010年高峰期污水來水量為每日50萬~70萬噸。
“北京的人口提前10年達到了1800萬,可污水處理規劃還在按原來的城市規劃進行,這導致污水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北京市水務局排水處副處長熊建新說。
作為北京城市內近郊區的重要排污河道,北京東南地區的河流水質幾乎都是劣V類,北京西北地區的水質相對較好,但依然有個別河流是劣V類。而不同的河流水質情況各異,這主要與河流水質的來源和功能有極大的關系。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2011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也稱,2011年北京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略有改善”,但仍需“深化水污染治理和污水再生利用”。
上述公報稱,北京在改善水環境狀況方面,應進一步加強密云、懷柔水庫等飲用水源地水質監管,提高全市污水處理水平,建成永定河“四湖一線”工程和北運河引溫入潮二期工程。北京市政府日前宣布,“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加大水利工程建設,規劃建成18座污水廠和5座再生水廠,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