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大力推進現代農業 農民人均收入增長超50%
綿陽旅游景點
地震過去四年了,綿陽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取得成效。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4752元提高到2011年的7183元,四年人均增收2431元。
綿陽緊緊圍繞持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這一目標,按照"一基五化"發展路徑,始終堅持以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著力培育優勢主導特色產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基地,構建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地助推了農民持續快速增收步伐。
綿陽選擇確立了優質糧油、生豬、蔬菜、種子、林業五大優勢主導產業;著力打造綿三綿鹽鹽綿梓兩個丘區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帶,綿江平、綿安北兩個特色種養業發展產業帶,通過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生產,突出抓好產業基地建設,連片推進特色和優勢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綿陽大力引進、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全市涌現出了一批帶動農戶能力強的大型骨干龍頭企業。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龍頭企業總數現已達到298家,鐵騎力士成功躋身全國同行業50強,國豪種業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龍頭企業。
綿陽發揮政府公共財政的引導作用,市財政建立了4000萬元蔬菜、生豬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重點優勢產業集中發展,建設了一批區域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帶或集中發展區。
綿陽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北川維斯特引入壽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先進模式與理念,建立西南首家高山農產品電子交易市場,帶動農戶3000戶,推動北川等20萬畝高山農特產品基地和綿陽100萬畝蔬菜實現產業升級。三臺劉營鎮青龍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三年多來,共銷售生豬77300頭,給社員二次返利88.2萬元,帶動輻射靈興、里程等鎮鄉的1200余戶農戶養豬致富。
目前綿陽以蔬菜為主導的種植業規?;洜I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城市保障型蔬菜基地面積突破120萬畝,建成涪城區金峰、游仙區街子、江油九嶺3個萬畝蔬菜產業示范區。全市設施蔬菜栽培面積23萬畝,占蔬菜種植面積的20%以上,建成認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78.3萬畝。江油先后被列為全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國家蔬菜產業重點縣。
同時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集約化、標準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現已建成國家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4400個。種鴨規模及鴨加工能力居全省第一,鴨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五;全市獺(肉)兔養殖規模達600萬只,產量占全國的10%.江油西屏被命名為"國家級獺兔標準化養殖示范區",成為全省白獺兔品種選育基地。北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白山羊保種場和全省規模最大的PIC原種豬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