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快遞新規 杜絕“三五天”模糊詞匯
新草案規定,快遞企業應按照約定的遞送時限,將快件遞送至收件人
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快遞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塊,但目前我國快遞業管理亂象紛紛,快遞服務質量優劣不一等等問題紛繁叢生。針對如何規范快遞業務,上海市昨天提交的《上海市實施辦法(草案)》作出了新規定,涵蓋了如快遞外包裝破損,應讓收件人先驗貨再簽收;節假日期間,快遞公司應預先告知特定時期服務承諾;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免費為快遞從業人員向收件人當面遞送快件提供便利,或安排人員妥善保管快件,及時予以轉交等重要內容。對此,滬上不少大型快遞公司表示,已開始“先行先試”,達到新標準沒有太大難度。
“除了春節、國慶節等黃金周假期外,每逢局部地區遭遇大霧、雨雪等影響交通運輸的情況,我們也會第一時間發出通知。”韻達快遞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快遞延時預警信息的發布,已經被列為工作內容之一。公司網站和微博,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出通知,提醒收件人注意。
實際上,有業內人士透露,在新草案問世之前,市人大曾在行業內廣泛調查,搜集意見,“和節假日的特殊服務承諾一樣,新草案中不少內容就是借鑒了一些快遞企業實踐中的可行性做法。”
前瞻網了解到,在新草案中規定,快遞企業收下快件,應當按照約定的遞送時限,將快件遞送至收件人或者雙方約定的地點。不少快遞公司表示,這個條款將對其未來的服務起到督促作用。
“以往僅是告知消費者大概的送抵時間。”圓通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五天”之類的模糊詞匯將逐漸被明確的送抵時間代替。快遞也將在時間上越發精確地被派送。為此,該公司甚至購買貨機,以提高運輸效率。圓通等公司表示,如果超過承諾時限,公司內“涉事”人員將被處罰。
多家快遞公司表示,自身服務標準已經與新草案相當契合,實現法規的要求并無壓力。但滬上快遞協會強調,節假日期間,快遞公司應預先告知特定時期服務承諾;快遞外包裝破損,應讓收件人先驗貨再簽收等要求,目前僅被大型快遞公司執行操作。前瞻網了解到,很多小快遞公司的服務仍有待提高。強制性的法規出臺后,會使得一小部分快遞企業從市場剝離,但對于那些有服務能力的企業來說則提高了市場競爭力,有利于他們壯大發展規模,實現行業規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