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工業增速全國第一 高速增長背后存隱憂
受全球性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省市工業增加值增速放慢,但與此相反的是,西部部分地區反而逆勢加快。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青海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達19.7%,位居全國第一。另外,寧夏、內蒙古、西藏、陜西等區域也出現了比上月增速加快的情況。
西部部分地區逆市加快,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降低,形成了鮮明對比。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9.3%,比3月的11.9%有所放慢,部分地區則降幅較大,有的達到7個百分點以上。
不過,多家研究機構指出,如果全國經濟維持放緩的態勢,西部這些地區要保持4月份的增長態勢難度較大。
青海工業增速全國第一
一季度四川省規模以上工業以18%左右的增速居全國第一,而4月份則是青海。
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4月青海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19.7%,比3月增速提高14.3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首位。
青海統計局工業處處長秦鳳云表示,青海的工業在4月突然加快,與對煤炭工業整合的完成有關。3月份青海因實施煤炭整合,使工業增速放慢了9.6個百分點,4月則不存在這種情況。
此外,青海及時出臺了以調整電價為主、分行業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并投入10億元資金扶持工業經濟,使得4月青海工業快速反彈。
“目前工業投資仍快速增長,在建大項目較多,加上玉樹的災后重建處于關鍵階段,5月份工業還會保持高位增長。”秦鳳云說。
青海的經驗可能難以復制。原因是青海的工業支柱主要由7個行業左右,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其中黑色金屬(鋼鐵)、有色等雖也受大環境不好的影響,但其他行業則受影響有限。
除青海,西部不少省份的工業也在4月取得好成績。統計顯示,貴州、陜西、廣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以16.9%的增速,并列全國第二名。
經濟在4月逆市加快的還有上海、寧夏、陜西、西藏、內蒙古,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其中寧夏、陜西、西藏、內蒙古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14.9%、16.9%、5.9%、14.5%,分別比3月增速提高了0.5、0.4、12.5、2.9個百分點。
高增長能否持續?
西部多省工業逆勢加快的態勢能否持續,仍待觀察。
業內人士表示,西部一些省份經濟總量較小,尤其是工業,啟動幾個大項目,就可能把經濟拉上去,相反經濟總量大的地區,很難保持太高的增速。
這個說法不無道理。
記者獲悉,西部一些經濟總量小的省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不到5億元,增速卻可以達到10%以上。
而對像內蒙古這樣GDP總量在2011年已經達到1.4萬億,人均GDP超過廣東、接近1萬美元的自治區而言,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難度則很大。
4月內蒙古的工業增速比3月加快了2.9個百分點,主要來自投資拉動。
1~4月份,內蒙古各大工業項目開工249項,比1~3月份新增163項; 1~4月份累計完成投資256.05億元,占本年計劃投資的25.4%。這包括包鋼集團年產550萬噸稀土汽車板項目,阜豐集團60萬噸肥料循環經濟項目,渤船重工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等。
不過,1-4月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只有14.6%,增速在西部排12位,落后于全國平均增速約5.6個百分點。
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付東梅指出,工業投資總量大,增速低,使得整個工業增加值增速難以提上來,“所以盡管4月內蒙古的工業增速看上去不錯,但是在當地并沒有加快的感覺”。
付東梅認為,全國經濟放慢后,遲早會影響到內蒙古重化工業的發展。
寧夏社科院某所所長段慶林也贊同這個觀點。段慶林認為,當前寧夏的工業并無實質性加快的增長,只是過完春節后,很多項目開工了。同時,不管是出口還是投資,寧夏的發展受全國整體經濟形勢影響都比較大。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高速增長的隱憂還在于,在工業需求放慢的情況下,如果消費不能跟上,工業便難以保持高位,短期內可以實現工業產品的快速生產,但后續問題不可忽略,后期的銷售市場的承受能力也必須慎重考慮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