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藝成大產業 河北蔚縣剪紙產值占全縣GDP5%
蔚縣剪紙及剪紙相關產業實現產值達4億元
有時候你不得不感嘆手藝人的靈巧,一張薄薄的宣紙、一把小巧銳利的雕刀,三兩下裁剪,在剪紙藝人的手中,能魔術般地變出你所能想象到的各種花鳥魚蟲、戲曲人物等圖案。這種剪紙藝術在河北省蔚縣已有200多年歷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過去只是普通百姓家里過春節時為增添喜慶氣氛而貼的“窗花”,如今,這個小小的民俗已經發展成了一項大產業,剪紙產品遠銷到美國、日本、德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南張莊村是蔚縣剪紙發源地,村里60%的農戶從事剪紙行業,被稱為中國剪紙第一村。在“焦氏剪紙”二層的工作室里,剪紙藝人們在一絲不茍地忙碌著——設計、雕刻、點染、裝裱各有分工,以花鳥、民俗、戲劇人物為內容的剪紙冊頁、畫框、大型卷軸等作品讓人目不暇接。
“焦氏剪紙”公司由焦新斌、焦新德和焦新勝三兄弟創立。焦新德介紹說,他的曾祖父酷愛剪紙,粗會刻染,祖父焦老庫與蔚縣開宗立派的剪紙藝術家王老賞是同村同代藝人,父親焦喜是蔚縣剪紙生產合作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焦新德三兄弟師承祖傳,于1992年創立了焦氏剪紙廠。
據前瞻網了解,五彩點染的蔚縣剪紙堪稱中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國民間藝術藝苑里的一朵奇葩。2006年,蔚縣剪紙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初的蔚縣剪紙,色彩單調、用途單一,在經歷了單色剪、單色刻、點彩刻、套色刻四個發展時期后,能夠刻畫的內容包羅萬象,剪紙內容涉及花鳥魚蟲、戲曲人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戲劇臉譜、古裝仕女、名勝古跡、重大節慶等八大類6000多個品種。”焦新德說,“現在的剪紙價格也已經今非昔比,價格最高賣到十幾萬元。”
蔚縣縣委書記王志軍介紹說,目前蔚縣16個鄉鎮96個行政村分布著剪紙藝人,剪紙專業戶有1100戶,從業人員3萬多人,全年生產剪紙600多萬套。2011年,蔚縣剪紙及剪紙相關產業產值達4億元,占全縣GDP的5個百分點,帶領鄉親們實現了發家致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