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關多舉措助力外貿企業度過轉型“陣痛”期
當前我國外貿出口正逢瓶頸期
目前,受歐美消費市場持續疲軟因素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形勢相當不樂觀,外貿轉型升級進入“陣痛期”。為幫助中小型出口企業渡過難關,浙江各地海關采取一系列優惠措施,幫助中小企業降低貿易成本。今年前4月,浙江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948.3億美元,同比增長3.1%。民營企業進出口524.1億美元,同比增長6.6%。
這兩年,歐美經濟不景氣,出口市場冷淡了很多。影響出口企業的不僅是外需不足,招工困難、成本上升更是壓在企業頭上的“大山”。在浙江嘉興眾立塑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面機器轟鳴,幾十臺機器24小時不停運轉。
“企業不停工,并不意味著就能賺錢。”眾立公司副總經理洑月萍說,“現在聘用一名工人,每月的成本是3500元左右,比幾年前增加了30%以上。即使這樣,還是招不到理想的工人。今年3月底,船公司的運費又增長了20%左右,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影響,而出口產品的價格變化不大,企業壓力很大。”
紹興海關副關長陳埃認為,外貿轉型升級進入“陣痛期”。紹興中小型出口企業占多數,不及時轉型,就面臨淘汰危險;幫助這些企業順利轉型、渡過難關,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作為紡織品主要集散地,紹興許多紡織企業單次出口量小,通常要七八家企業才能拼一個集裝箱。以往,拼箱、查驗等手續都要到寧波等口岸海關辦理,單來往路費,就增加了不少成本。紹興萬邦貨代公司總經理馮關夫說:“在紹興辦理拼箱業務,每個貨柜至少節省成本兩三千元。這對出口規模較小,但批次較多的中小外貿企業來說絕對是個利好。”據測算,今年,僅紹興就將有數十億美元的出口貨物能受益于本地“拼箱”通關模式。
財稅、金融等部門也對幫扶中小企業提供了多項政策支持。杭州海關關長王松表示,將緊密跟蹤國際市場變化和企業需求,著眼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技術創新,不斷優化監管模式,提升通關效率,避免時間精力金錢等方面的不必要損失,為浙江中小企業應對困難,促進盈利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切可行性便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