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創新機制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建設
江蘇省從資金、機制等多方面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2012年,江蘇省財政通過積極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加大支農投資力度,不斷創新支農政策機制,促進農業發展速度,全力助推農業現代化工程建設。目前,江蘇省級財政安排用于農業現代化工程的資金已經達到107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今年,江蘇省財政按照“存量資金調結構、增量資金保重點”的原則,繼續推動支農資金整合。新增投入主要用于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根據產業規劃和區域布局,以農業產業園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農產品市場體系為載體,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項目為平臺,整合各方資金,集中投入最急需、最關鍵、最薄弱的重點領域和環節,重點扶持產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能力強、農民利益聯系緊密、市場競爭力強的項目,擴大項目建設規模、延伸產業鏈。2012年,省財政整合高效設施農業、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土地規模流轉等各類產業化專項資金達到24.1億元,集中扶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二是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安排8000萬元,引入市場機制,扶持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產業體系。
三是整合存量項目和海域使用金,設立海洋漁業綜合管理與產業發展資金,支持海洋捕撈漁船標準化改造和漁港建設。
四是加大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投入,以糧食高產創建為主攻方向,依托各類專業化服務組織,為糧食生產提供“五統一”專業化服務。
五是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施“5+50”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計劃,即:開展水稻超高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5大產業技術體系自主創新,集成推廣農業50項重大技術。
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與此同時,江蘇財政還創新了管理流程,探索法制化、規范化的財政資金管理機制。
一是根據《江蘇省農業現代化工程十項重點項目實施計劃》,省財政對年初預算安排的各類支農資金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科技創新與推廣、農村環境整治等五大體系進行歸類,分類研究確定補助對象、補助內容、支持方式、補助標準,根據因素法切塊到縣。
二是按照財政支農框架體系分類,對同一類項目統一下達申報指南或實施方案,便于市縣統籌規劃項目資金。4月份各類項目申報指南或實施方案已經全部下發市縣,預計6月底前,省級主要支農專項資金將全部下達到縣。
三是突出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優先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承擔的直接從事種養等環節的項目。對企業投資建設的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嘗試以財政資金為引導,通過市場手段,培育企業發展壯大。
四是針對農業現代化工程的新要求和支農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從制度設計環節及時進行政策調整。如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全面推開全價購機、直補農民、信息公開的管理機制;在農民培訓項目中,對農機手的培訓建立了統一的技能鑒定獎補政策,依據考核鑒定證書兌現培訓資金;在農業三新工程項目中,集成主推重大技術,開展技術招標和項目招標“兩次招標”,首席專家和執行專家“雙層負責”制。
五是積極嘗試開展財政支農資金績效管理。項目申報增加績效目標內容,績效目標與財政項目績效評價管理工作相結合,作為項目立項、考核驗收及績效評價的重要標準和依據,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并建立績效與預算安排相掛鉤的激勵機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