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設產業化集群促畜牧業轉型升級
河南省全面啟動畜牧產業化集群建設
河南省襄城縣紫云鎮近年來的發展模式備受矚目。作為河南省首個生豬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紫云鎮將上演從生豬繁育飼養到屠宰加工的全產業鏈、全循環生產模式。
在紫云鎮,產業集群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張進行。這里原本只是個普通農業鄉鎮,因屬淺山丘陵區,糧食產量不高。
“未來紫云鎮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襄城縣畜牧局局長李益民介紹,這里是襄城生豬產業化集群的核心區,項目建成后,可年出欄生豬150萬頭,預計2020年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帶動3萬余農民就近就業。
未來河南省像這樣的畜牧產業化集群將越來越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隨著河南省畜牧產業化集群建設的全面啟動,今后河南省畜禽標準化改造、菜籃子工程、生豬調出大縣等各類畜牧業發展資金將重點向畜牧產業化集群建設傾斜。除襄城縣生豬產業化集群外,河南省今年還將重點抓好南陽新野科爾沁肉牛、三門峽雛鷹生豬試點建設,同時各地市也將建設1~2個試點,力爭到2015年在河南省培育出年產值超過20億元的畜牧產業化集群60個。
在南陽新野縣,科爾沁肉牛產業化集群藍圖正在徐徐展開。該縣畜牧局局長王風勤說:“我們已建成1個萬頭畜位的肉牛育肥場和10個千頭肉牛育肥場,熟食品加工廠、3000頭畜位的肉牛交易市場、2萬畝高效農業示范田正在建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河南省是畜牧大省,主要畜牧業生產指標位居全國前列,但河南省畜牧業還存在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產業化水平低、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較少等問題。“襄城縣原本就有生豬飼養產業基礎,但規模小,層次低,糞便處理等也不夠理想。”李益民說。
“畜牧產業化集群建設是推進河南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省畜牧局黨組書記李孟順分析,畜牧產業集群有利于實現三次產業的融合、調整農業結構,是實現“三化”協調發展的有效載體。
以襄城縣為例,按照規劃,襄城生豬產業集群將包括三個生態產業帶:生豬飼養帶,滴灌現代設施農業帶,有機蔬菜示范帶。豬糞便將轉化為沼液和有機肥,可全部實現循環利用。同時,產業集群還將配套建設飼料加工基地、屠宰加工基地、有機肥加工基地、防疫檢疫與質量檢測中心和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等。不斷完善產業化集群模式,形成一套“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嶄新發展模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