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品牌大行其道 廣州酒店業受限難擴張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廣州就有了一家高端品牌酒店,1990年,國家旅游局評選的首批3家五星級酒店全部落戶廣州。
盡管擁有輝煌過去,廣州的五星級酒店并未積極需求擴張,直到2005年6月亞洲國際大酒店獲評五星級酒店,廣州五星級酒店才擴展到6家。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2010年,中國已有40 多家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70多個品牌進入,管理著1000多家酒店。
高端酒店錯失擴張良機
品牌擴張并非沒有天時地利。白天鵝酒店集團副總經理彭樹挺曾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酒店業蓬勃發展,內地新開業的酒店紛紛到廣州尋求有經驗的管理者,這是廣州本土酒店品牌輸出的大好時機。
然而,當時廣州沒有一家酒店趁機建立酒店管理集團。直到2005年外資酒店連鎖品牌擴開廣州酒店業的大門,廣州老品牌酒店的管理者才意識到品牌擴張的重要性。
“過去10年,是中國酒店業失落的10年。”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認為,中國星級酒店2009年全行業虧損億元,2010年進行統計的11781家星級酒店利潤總額僅為50.6972071億元,但中國酒店業每年外流給跨國酒店管理集團的管理費卻高達數百億元,作為酒店投資大國的中國卻是管理小國,這一狀況急需改變。
本土高端酒店有局限
環目所望,目前酒店業的主流為中國房地產開發業加跨國酒店管理集團品牌。
本土酒店為何不利用本土化優勢,與中國業主合作快速拓展品牌? 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受多方因素影響,目前本土高端酒店的規模化擴張尚有局限。
地產商投資酒店,跨國酒店品牌占優勢。趙煥焱介紹,跨國酒店品牌是為了提升整體項目的知名度及收益;對三四線城市而言,有酒店就是現代化,有跨國品牌就是國際化。因此,跨國品牌實際上享受了超國民待遇。
亞洲國際大酒店副總蔡九英認為,房地產商傾向于與外資品牌合作,還因為廣州缺少這個外資的品牌。“近幾年廣州的酒店品牌一改過去的單一,對于整個酒店業未嘗不是好事。”而本土酒店集團的擴張,多通過酒店托管。
蔡九英透露,目前中國酒店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一家酒店成長期很長,往往十多年才能實現盈利,依靠酒店收益再開新店,周期很長。
廣州本地一家大型酒店管理公司老總介紹,國有酒店參與投資的程序繁瑣,而外資品牌則通過直接與房地產商的合作,加之多年積累的較為完善的流程,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本土酒店靠自有資金投資,費用要較外資品牌貴20%-30%。錯失良機,再加上各種條件的限制,目前廣州酒店業的規模化擴張之路仍比較漫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