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種大豆不如種玉米
近年來,位于黑龍江寶清縣的大豆壓榨廠陸續關閉。這背后的原因除了壓榨利潤偏低外,當地大豆種植面積逐年萎縮也是這些油脂廠關停的一個重要原因。
種植效益低是大豆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減少有其必然性,國產大豆產量低,價格也低。”大連良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超說。
姜超算了一筆帳:哈爾濱周邊地區,大豆畝產300斤,以2元/斤的價格計算,一年下來,農民種植一畝大豆的收入為600元。而農民種植一畝玉米產干糧1200斤,按照當地1.1元/斤的收購價核算,收入為1320元。很顯然,種植玉米的收入大大高于大豆。
寶清縣尖山子鄉東紅村李姓村民也表示,前幾年,我們這里基本上都是一望無垠的大豆田,去年種植大豆的農田還占到80%,而今年能到50%就不錯了。他說他自己的30公頃土地今年能種玉米的都種了玉米。此外,他們周邊的農場大部分農田也都種植玉米了,種植大豆的很少。
農民棄種大豆除了大豆壓榨廠要受影響,大豆貿易商也覺得很無奈。海倫市海北鎮大豆貿易商吳建平很是無奈,“生意沒法做了,老百姓都不種大豆,即使種大豆的也都不賣,嫌價格太低”。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較2010年明顯減少,其中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僅為4112.39萬畝,較2010年下降21.37%,減少了1117.91萬畝。“如果今年再減少30%,那么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僅有2878.67萬畝。”姜超對此非常擔憂。
他認為,政府應從戰略高度出發對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連年減少的情況重視起來。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久后我國大豆種植將可能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國產大豆產業也將全線崩潰。只有合理引導價格,促進玉米與大豆的比價回歸到合理水平,才能保證大豆的種植效益,穩定大豆價格。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