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最大公交企業實現國有化轉變
長沙公交企業走上國有化之路
近日,湖南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正式售出。長沙市公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長沙市國資委以1.06億元受讓湖南巴士65%的股權,從而實現長沙國有資本對長沙市最大公交企業的控股權,預示著長沙公交行業新一輪整合邁出重要一步,也為長沙公共交通回歸公益性屬性,進一步促成公交姓“公”奠定了基礎。
“一家獨大”到“兩大六小”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1951年,長沙公交總公司成立,成立之初僅有1條線路,11臺車,51名工作人員,這是一家完全政府所屬的企業。長沙僅有一家公交企業的歷史在1993年結束。這一年,股份制企業三葉公交公司成立。之后的2003年底,隨著長沙中心城區取締中巴,“中巴轉大巴”政策的實施,原有的中巴企業分別組建成恒通、凱程(后被萬眾收購)、眾旺、萬眾、紅光、嘉年華等6家公交企業,其中除恒通巴士為股份制企業外,其余5家均為民營企業。
隨著長沙公共交通開始嘗試市場化運行模式,長沙公交業的政府壟斷局面在54年后被打破。2005年3月1日,上海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以11880萬元的價格買下長沙34條公交線路的經營權,以及其線路上的750輛公交車,成立湖南巴士;長沙汽車客運發展公司以13680萬元拿下28條公交線路的經營權,以及600余輛公交車,成立湖南龍驤巴士,這也成為目前長沙市場上最大的兩家公交企業,加上另外6家公交企業,長沙公交市場開始呈現“兩大六小”的競爭局面。
將實現公交企業國有主導
7年間,上海巴士為長沙公交引進先進理念和科學管理,湖南巴士公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車輛檔次和服務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長沙市政府對全市所有公交企業授予的特許經營權近年將陸續到期,此次國有資本提前控股湖南巴士公司,長沙市公共交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長沙市國資委以1.06億元受讓湖南巴士公司65%的股權。
這不僅標志著長沙國有資本重新對長沙最大公交企業實現控股,為長沙公交深化改革奠定基礎,也體現了長沙市政府落實"公交優先"戰略的決心。長沙未來將會進一步整合公交企業,保障公交的公益性,服務市民。
下一步,長沙公交將進一步減少經營主體,推動公交企業規模、規范、現代化經營,在具體整合措施方案出臺后,長沙公交企業將實現國有主導模式的轉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