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風電產業四大領域受政策鼓勵
天津重點發展海上風電
據前瞻數據中心監測顯示,目前天津市已有風電相關企業120余家,風電產能占全國的20%,達到6000兆瓦,在全國風電產業布局中占據重要的戰略位置。
根據濱海新區“十二五”規劃,將發揮現有風電企業集中的優勢,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關鍵零部件制造水平和國產化率,成為全國最大的風電產業集聚區之一,到“十二五”末,新區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產值將達到1800億元。
列入重大科技專項
“十一五”期間,中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以年均近100%的速度增長。2011年全國風電增速也超過50%,前瞻數據庫的監測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風電裝機超過4600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天津日益成為風電等新能源開發的熱點區域。
天津市科委副主任楊旭才表示:“大型風電、海上風電相關科研項目已經列入天津市重大科技專項,將在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他表示,作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任務,風電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天津在全國風電產業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位置,目前已有風電相關企業120余家,以整機為龍頭、以人才為紐帶的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特征正在形成。
應對過剩核心技術是關鍵
隨著國內風電裝機容量逐年增加,增長率卻顯著放緩,依靠政策驅動的風電產業發展已經出現過剩現象。2011年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風電相關政策,控制風電產業發展節奏。面對“風電過剩”、“風電泡沫”的說法,與會的多數企業專家認為,當前的風電過剩只不過是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風電設備產能過剩,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能還不足。
2月初,坐落在濱海高新區內的天津明陽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批1.5兆瓦風電機組裝車啟程,經天津港海運到保加利亞,開啟了國產風電機組遠銷海外的大門。“如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風電大國到風電強國、從關注風電容量到關注風電質量,是未來10年中國風電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創新,”世界風能協會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賀德馨在論壇上強調,“2011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風電設備制造大國。而國內風電企業技術水平與歐美風電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同時風電產品還是主要面對國內市場,風電裝機與并網比例偏低都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源也表示,隨著兼并整合時代來臨,國內風電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海上風電將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為實現國家風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需要進行三個方面的轉變,由注重速度到注重質量、由集中大規模開發到大規模分散式開發、由裝機容量的增長到并網比例的提高。
四大領域鼓勵支持
“編制規劃、制定政策、完善環境,是濱海新區在推動風電發展方面將采取的三項舉措。”濱海新區經信委副主任曹建軍表示,目前新區在風電產業方面明確了幾大重點支持方向。
在關鍵技術研發領域,重點支持2.5兆瓦及以上陸上風機、3兆瓦及以上海上風機、風機關鍵零部件研發。在服務領域,重點支持風電領域檢測試驗、認證、共性技術開發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在風電示范應用領域,重點支持風電并網技術研發;支持有條件的區域建設海上風機試驗場和海陸風電場;支持用戶側小型分布式風光互補示范應用。在產學研用合作領域,鼓勵風電企業與天津市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產學研用的協作關系,共同組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共同開發研發項目的產業實訓和研究基地。
天津的目標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風電產業聚集區,濱海新區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將積極發揮臨港經濟區的優勢,以整機為龍頭、以人才為紐帶,進一步完善天津風電研發和檢測中心,并重點發展海上風電裝備制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