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海岸線將建設海洋經濟產業帶
山東煙臺海岸線綿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是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的寶地。
生產硫酸軟骨素聯產膠原蛋白和深海鱈魚膠原多肽等高科技海洋生物制品的貝爾特煙臺海洋生物產業園,首條生產線今年7月投入運行。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技術最先進、綜合產能最大的海洋生物產業園區。隨著一個個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山東半島3345公里海岸線上,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產業帶加速成長,帶動藍色經濟區建設在科學發展中率先突破,快速崛起。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成效如何,重要標志在于能否構建起具有較高水平、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體系。藍區各地按照整體規劃,根據錯位發展、一體發展的要求,大力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推進高端產業聚集區建設。
入冬,在沾化縣現代漁業示范區現場,星羅棋布的養殖池組成一個個方陣,蔚為壯觀。沾化縣海洋與漁業局漁技站站長李金峰說:“這是我們新建的高標準養殖池,不但能養優質魚蝦和鹵蟲,排出的海水還能提溴、曬鹽鹽循環利用,一池海水能掙好幾份錢,一畝水面純利潤能到1萬多元。”
現代海洋漁業是山東的強項,打造全國最大的高端高質“藍色食品基地”的目標正一步步實現。截至11月,全省海參、鲆鰈鰨、對蝦等十大優勢品種產量218萬噸,占海水養殖產量比重的75.6%。預計今年海參產量可達7萬多噸,占全國的70%左右,產值160億元。小小的海參帶起一個大產業。
青島老尹家海參有限公司掌門人尹寶昌對海參產業的快速增長深有體會。在前不久舉辦的第九屆成都中國國際農交會上,尹寶昌向記者介紹,老尹家海參年年參加省政府組織的省外市場推介會,產品已打到西安、香港、深圳等地,開了不少分店,銷量逐年增長,而前幾年都是在家門口打轉轉。
除傳統優勢產業外,涉海各產業駛入快車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藍色經濟區海洋生物、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能源礦產、現代海洋化工、海洋水產品精深加工5大產業規模以上企業2011年預計海洋業務收入5500億元,同比增長26%;50家重點企業海洋業務收入預計可達130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海洋裝備制造、現代海洋化工、海洋水產品精深加工3大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加大了中小企業培育和政策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培育500家高技術企業、精深加工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
堅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相結合,“兩區”建設中重點組織實施了貝爾特海洋生物科技等27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榮成遠洋漁業等11個現代海洋漁業項目,日照瑞盛海洋工程裝備等32個現代海洋制造業項目,青島唐島灣海上嘉年華等52個現代海洋服務業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將極大促進我省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質量的提升。
培植優勢產業離不開資金的引導與扶持。2011年,省里拿出16億元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兩區”建設,重點扶持一批優勢產業項目。現有的省級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技術改造等專項資金,繼續加大對“兩區”重點項目的傾斜力度。
這些大項目、項目群按照產業鏈發展趨勢布局,促進了產業加速崛起。目前,青島膠州灣西海岸已形成千億元船舶海洋工程產業集群;煙臺以“一體兩帶”為依托,全力培植海洋生物、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能源礦產、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物流運輸五大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千萬噸石化、百萬輛汽車、百萬千瓦光伏電池、50萬盞LED路燈,濰坊市著力建設八個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在山東3345公里海岸線上,優勢產業正成帶狀迅速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