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部發生嚴重旱災 水稻種植受影響
2011年四川南部地區發生嚴重旱災,水稻種植和人蓄用水面臨巨大壓力。
1月15日,四川省召開川南片區農業防旱減災座談會提出,要高度重視當前旱情,進一步抓好防旱減災工作,努力保持全省農業農村經濟良好發展勢頭。
降水量持續偏少、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冬(囤)水田面積銳減、高臺位旱地土壤墑情較差是當前川南嚴峻旱情呈現出的四個特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自貢、瀘州和宜賓的工程蓄水分別比正常年份同期減少52.3%、26.7%和49.5%。目前川南農田蓄水是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且平均蓄水深度只有正常年份的一半左右。
截至目前,自貢、瀘州、宜賓三市預計能保栽水稻面積僅有260萬畝,三市常年種植水稻面積560萬畝,今年因缺水無法適期正常栽插的面積將達300萬畝左右,即使到5月中旬前機電提水最多能保栽水稻170萬畝左右,仍有120萬畝左右水稻將面臨等雨栽秧,預計被迫改旱面積達60萬畝左右。預計從目前開始到5月1日全省最多還有2.7億方的提水潛力,提水壓力巨大。
據省農業廳廳長任永昌介紹,川南三市水稻生產歷來都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其面積和總產分別約占全省的19%和20%。為此,省農業廳已下發《關于認真落實抗旱減災措施的緊急通知》、召開了川南地區農業防旱減災現場會,并緊急派工作組前往自貢、宜賓和瀘州三市及部分重點縣,深入調研農業抗旱減災情況。
為穩定全省糧食產量,會議提出,自貢、瀘州、宜賓三市的糧食面積和產量力爭穩定在上年的水平上,即面積1550萬畝、總產576萬噸。為此,要進一步落實抗旱措施,突出工作重點、強化督促指導,抓緊推進農業防旱減災措施的落實到位,要抓緊開展提水蓄水、抓緊推進“調改結合”、抓緊落實科技措施,切實加強分類指導,在做好在田小春作物田間管理和抗旱措施落實的基礎上,以水布局,調改結合,全力開展大春科學抗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