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萬安水產養殖面達9.5萬畝
江西萬安擁有豐富的水域資源,近年來,為爭取國家資金支持,該縣加快了漁業發展步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目前江西萬安縣水產養殖面積達9.5萬畝,漁業總產值近3億元。
為做大漁業養殖“蛋糕”,該縣放寬發展環境,相繼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在稅收、資金等方面進行扶持,重獎養殖專業大戶,對新增特種水產養殖100畝以上者,給予2萬元補助,積極鼓勵全縣漁農水中撈“金”,建“水上銀行”。為提高魚類品質,該縣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抓住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實施縣”的契機,興建龍溪水產科技示范園,先后引進推廣了黃顙魚等5個新品種。以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為載體,在窯頭、百加、五豐等10個鄉鎮81個村遴選420戶水產養殖戶為“科技示范戶”,確定鮰魚為主導品種,主推“養殖水域環境控制”、“池塘80∶20培育苗種技術”和“網箱養殖技術”等3項技術。另外,聘請水產專家和社會指導員,組建“專家——指導員——示范戶”技術服務鏈,建立了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箱、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機制,使漁業養殖效益大幅提升。
該縣還逐步調優養殖方式,摸索出了一套“淺水庫汊筑壩養魚、深水大庫汊網攔養魚、適宜水域網箱養魚、中心水面增殖放流”的技術開發模式。在特種水產養殖上主要發展鮰魚、鱖魚、玻璃紅鯉魚、黃顙魚、大口鯰等。為保護特種魚養殖,該縣組建了三家水產專業合作社,將一家一戶的網箱養殖戶抱團組合,形成經濟共同體,推行統一信用擔保貸款、統一供應種苗、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基地認片備案、統一魚病防治和用藥、統一銷售產品的“六個統一”管理模式,合作社鮰魚養殖基地全部通過了出口備案基地認證和CAP、HACCP認證,生產的鮰魚成為出口加工廠的優質原料魚。萬安金絲黃(黃顙魚)遠銷廣東、福建等地,萬安斑鱖出口韓國,萬安鮰魚遠銷歐美,萬安魚干和臘制鱤魚成為送禮佳品。
為加快產業化進程,該縣積極培植龍頭企業,投入1.3億元,成立集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萬安水產有限責任公司。同時,積極牽線搭橋,引導企業進行資源整合,與省6家水產企業聯合成立了江西鄱陽湖四海國際集團,提升了企業整體實力。目前,全縣形成了“池塘培育苗種,網箱養殖成魚,企業加工成品”的養殖模式,即利用池塘養殖基地培育好種苗,統一供應給網箱養殖農戶和網箱養殖基地,成魚統一供應給萬安水產有限責任公司,由加工廠加工成魚片出口,形成了“苗種培育——成魚養殖——魚片加工——出口銷售”一條龍發展模式。既延伸了產業鏈條,又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水產品牌,使漁業養殖成為“錢”景廣闊的朝陽產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