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少于6萬套
在嚴厲樓市調控政策下,國內一二線城市房價普遍出現下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1-12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全年成交量約 59403套,與去年的87477套相比減少了32.1%,創七年以來新低。
保障房方面,預計2011年1-12月保障房(限價房和經濟適用房)成交3.1萬套,比去年增長了近8000套,成交占比由去年年的21%上漲到34.7%。
從普通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量來看,1月份成交為年底最高值,為8398套,比年尾第二高值的12月還多2398套。但由于1月份更多是延續去年的成交走勢,因此,2011年在長達11個月的時間里,并未打破1月成交而創造出年內成交量新高。
而與去年 “過山車”式大漲大跌的各月成交情況相比,今年各月的成交處于低量小幅波動狀態,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幾乎沒有明顯的波峰和波谷。全年各月中,只有 5-7月份成交量高于去年同月,這主要是由年中新建商品住宅集中放量影響,但后期成交則主要受價格影響。
從歷史成交來看,2011年新建商品住宅為59403套,創出近7年以來最低成交量。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1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受政策影響明顯,環比下降幅度超過3成,可見政策嚴厲程度以及對樓市成交的影響深入。
年初幾月受去年成交趨勢影響呈現慣性增長,從6月開始,供應高峰下成交量反而幾乎止漲,并且在以后幾個月都出現了連續下降,調整政策的作用力開始在市場環境中顯現,并逐漸對消費者預期產生影響。
3季度成交量連續下滑,“金九銀十”也未出現旺季反彈,只有年底出現部分項目價格大幅回落之下才見成交微翹。“全年平穩回落的趨勢也加速了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的下降。”
據統計,2011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兩次較為典型的特價風潮,一次是在8月份,大約有15個項目推出特價樓盤,絕大部分集中于郊區,通州、大興比重最高。但這部分推出特價的樓盤僅占到在售樓盤的不足5%;
另一次特價風潮是在11月,有150個樓盤參與特價促銷,占到全市全在售樓盤的15%,這一次,包括朝陽、海淀在內的城區項目增加,樓市由“暗降”轉為“實降”,新建商品住宅市場逐漸掀起“以價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