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計劃建設125萬畝藍莓基地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發展,伊春的藍莓種植產業發展加快,伊春正式將藍莓產業確定為經濟轉型的戰略產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現在伊春藍莓集中種植面積已達到30多萬畝,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伊春的目標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藍莓產業基地。
不僅僅是伊春,近年來,黑龍江省以藍莓為代表的沙棘、黑穗醋栗、篤斯越桔、山葡萄、樹莓、歐洲花楸、獼猴桃、刺梅果、藍靛果等漿果產業均呈現喜人發展態勢,全省小漿果種植面積已達近60萬畝。
藍莓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漿果,素有“漿果之王”美譽,可以加工成食品、飲品和保健品等上千種產品。據預測,未來五年全世界藍莓市場缺口將達到80萬噸。目前,藍莓鮮果國際市場收購價格5美元,約合人民幣35元左右;藍莓濃縮汁國際市場每噸3萬~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萬~30萬元左右。而國內藍莓收購價20~60元/斤不等,藍莓果醬目前每瓶(125克)零售價20元,高端藍莓果酒每瓶上千元,純正的藍莓飲料每瓶零售價20元以上。小小藍莓蘊藏無限商機。
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地區蘊藏野生藍莓27萬噸,占全國野生藍莓儲量的90%,占世界的30%。此外,同國內其它地區栽培的鮮食品種相比,黑龍江省野生藍莓具有寒地、野生、有機、保健的稀有性和獨特性。而且黑龍江省林業用地資源豐富,是我國藍莓栽培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目前,黑龍江省許多市縣已把藍莓確立為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
地處北部邊城的孫吳縣,沙棘成了立縣之果,孫吳縣也被譽為大果沙棘栽植的黃金帶。經過多年的科技攻關與產業發展,形成了大果沙棘種苗繁育、栽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格局,逐步走上“建沙棘基地,興沙棘產業,保一方生態,促一方經濟”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把小漿果打造成大產業,黑龍江省積極謀劃實現五個轉變:在基地建設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在資源利用上,由無序開發向有序開發轉變;在產品結構上,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在市場培育上,由傳統營銷向品牌營銷轉變;在科技攻關上,由分散研發向聯合研發轉變。省相關部門正在規劃強力擴張以藍莓為代表的小漿果產業,預計到2015年,全省建設藍莓原料基地125萬畝,其中,人工管護恢復野生基地100萬畝,集約化撫育野生基地20萬畝;人工露地栽培基地5萬畝、設施基地0.5萬畝。鮮果采摘量達到4萬噸。建成和培育2~3個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大型龍頭企業。培育和打造有機藍莓產品國際知名品牌2~3個,國內知名品牌3~4個。
此外,黑龍江還計劃以藍莓產業為主導,統籌發展藍靛果忍冬、黑豆果、紅豆越橘、樹莓、沙棘、歐洲花楸、山葡萄等品種的小漿果,把黑龍江建設成小漿果之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