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貨”被捧為綠色生態產品 浙江農民收入大幅增加
林業正在成為鄉鎮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往日的“山貨”受到城市人追捧,產業越做越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借助林業經濟的迅猛發展,浙江林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從去年的15%提高到今年的18%以上,今年全省林業總產值預計將突破2800億元。
眼下正是浙江省油茶豐收時節,在遂昌、常山等地,林農們正在忙著晾曬收獲的油茶籽。2011年,浙江省32個油茶項目縣共完成油茶新造林10.5萬畝,改造油茶低產林10萬畝,僅油茶一項,產值就達15億元。
油茶等林業產品迅速發展背后,是浙江資本化林業生產的悄然興起。2011年,德清縣莫干山花卉苗木示范區引進項目15個,累計投資達到3.25億元;縉云縣鄧春光夫婦拿出所有積蓄,又通過借貸籌集600多萬元,在海拔800多米高山開發了1000多畝香榧園區。投資“綠色產業”正成為許多浙江民營企業的新選擇。
在油茶、毛竹等傳統林業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賣山賣水不如賣風光”成為許多林農的共識,森林旅游業、農家樂迅速崛起,成為林農致富新途徑。富春江畔蘆茨村農民蕭關紅經營著名為“白云源”的農家樂,“每年做半年,收入十來萬”。像“白云源”一樣的農家樂蘆茨村有56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300萬元。
隨著林業經濟縣域“地理板塊”興起,浙江林業產業的品牌效應凸顯。安吉的竹加工業形成了一、二、三次產業完整鏈條,“一根”竹子撐起一個縣;南潯的地板業行業聞名,樹立了多個行業標桿;東陽的木雕和紅木家具業成為縣域經濟的“金名片”,受到國際市場青睞……縣縣有品牌的林業特色產業集群崛起。
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浙江省林業資源豐富,只要進行科學地規劃開發,將為當地經濟發展開辟多一條道路,助力提高當地經濟的發展速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