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茶業穩定發展 十二五開局之年產量穩定增長
三、重點區域發展突出,標準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2011年,全市茶園面積達萬畝以上的鄉鎮有22個,茶園面積達 5000畝以上的茶葉專業村14個,3000畝以上的專業村30個,1000畝以上的專業村145個,輻射帶動茶園面積達45萬畝。
全市已登記掛牌的茶葉專業合作社有37個,它們把千家萬戶茶農的生產經營聯系在了一起,效益日益突顯。通過著力發展重點產茶鄉鎮,建設茶葉專業村、建立茶葉專業合作社,推進了茶業向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四、茶葉基地建設成效顯著,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在加快高產優質高效茶園建設的同時,加大對現有低產低質茶園的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茶葉的質量和效益。2011年全市毛茶綜合平均價18.78元/公斤,比去年增9.2%;成品茶綜合平均價38.14元/公斤,比去年增15.86%。
全市新建成平均單產達100公斤以上的高產優質茶園2.8萬畝,使全市高產優質茶園達到了14.1萬畝,比去年增加1萬畝;
各縣區組建了茶樹修剪專業隊,統一對低產低質茶園進行有序修剪,茶園改造做到規范化、標準化,較好的提升了低改低質茶園改造的質量和進度,當年完成的低產低質茶園改造面積達12.88萬畝。
五、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增強,產業化進程加快
全市依托騰沖清涼山、高黎貢山、黃梨坡、臺茶茶業公司等省級龍頭企業和隆陽區鳳溪茶葉公司、騰沖云麗江山茶葉公司、昌寧樹根地、尼諾、施甸萬興等成長型茶葉企業,加強品牌創建,帶動了全市60%的茶葉基地建設,推進了產品營銷,茶葉產業化進程全面的提速。
六、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先后邀請省內外茶葉生產和管理的專家20多人次,到主產茶區進行指導和培訓。昌寧、騰沖等茶葉主產縣,由縣領導帶隊到印度、斯里蘭卡和國內的安溪縣參觀學習。全省的茶葉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會及高產創建先進經驗交流及培訓會,分別在該市的隆陽區和昌寧縣召開,強化了茶業科技意識,推進了茶業先進科技措施的層層落實。全市五縣區累計抽派專業技術人員250多人次,深入到茶葉專業村和茶葉企業生產的第一線進行技術指導。當年,全市共召開了各種科技培訓會330場次,發放技術資料32000多分,培訓茶農及企業員工3萬多人次,有效的提高了茶葉科技的轉化率、貢獻率、覆蓋率。
七、品牌效應不斷增強,市場占有率得到提高
為進一步開拓茶葉市場,2011年組織茶葉企業到香港、上海、北京、山東、重慶、鄭州、西安、石家莊等地進行茶葉產品宣傳推介,進一步提高了保山優質茶葉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在今年云南省的第六屆茶博會上,該市組織了10家茶葉企業的300多個茶品參展,展銷茶葉近20噸,價值達100多萬元;有5家企業的7個產品分別獲得了1個金獎、2個銀獎、2個銅獎、2個優秀獎。現在,保山市的主要茶葉產品的銷售已進入了全國各主要大中城市、港臺,及俄羅斯和其他歐美國家。
前瞻產業研究院農業產業研究員分析稱,品牌建設在現今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保山茶業品牌效應增強,表明此產業已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若能繼續架構好銷售網絡,將有望取得飛躍式的進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