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乳企再現搶購奶源潮 生鮮乳收購價一路走高
受奶牛數量下降等因素影響,9月份以來,奶源大省河北部分地區再現乳品企業搶購奶源風潮。
石家莊部分乳制品斷貨
在河北行唐、鹿泉、正定等多個重點奶源基地縣,近半年來生鮮乳收購價格一直呈上漲態勢。一位奶牛養殖戶表示,今年5月份以前,生鮮乳收購價為3.3元至3.5元/公斤,6月是3.6元/公斤,7月是3.8元/公斤,8月份可能超過4.2元/公斤。
正定縣鴻發奶牛養殖基地與蒙牛簽訂了長期生鮮乳收購合同,該基地負責人楊雙六說,“進入9月,每天都能接到其他乳企高價收奶的電話,甚至包括山東、上海、東北等外地的乳品企業。目前正常以4元一公斤收購的生鮮乳可以賣到5元,甚至6元。雖然收購價幾個月來一直上漲,但依然難以抵擋外界高價搶奶的誘惑,(向)固定客戶供奶的信心遭到動搖。”
據了解,與生鮮乳的收購價上漲和乳品企業高價爭奪奶源現象相對應的,是乳制品價格水漲船高,河北當地部分乳制品甚至出現了斷貨現象。
9月以來,石家莊各大超市低端液態奶多個品牌出現枕裝奶斷貨,情況比較普遍,原來擺放散裝常溫牛奶的貨架上,大都被換成了盒裝的乳酸飲料,貨架標簽上顯示的品牌高鈣奶、純牛奶的位置上已沒有牛奶擺放,部分價簽旁貼有“暫時缺貨”字樣。
不少奶牛養殖戶改行
專家認為,近年來奶牛數量一度減少,是奶源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三鹿事件爆發后,乳品企業在成本和消費心理雙重驅使下,在國內收取奶源的腳步放緩,極大影響中國奶農養殖的信心。同時,2012年生鮮乳的價格沒有上漲,但奶牛養殖的成本漲幅較大,導致養殖規模比較小的養殖戶利潤微薄,殺牛賣牛、退出奶牛養殖行業的現象比較普遍。
“我們養殖基地最多時候有1100頭牛,53個養殖戶。到今年5月份時,只剩下43個養殖戶,800頭牛。不少養殖戶將牛殺掉或賣掉,出門打工賺錢,退出了養殖行業。”石家莊市行唐縣長健養殖場負責人劉根平說。
奶牛數量隨之一度減少,奶源趨緊,乳品企業高價搶奶風潮再起。
有專家指出,如果乳品企業間互相以許諾、利益誘惑等手段爭搶奶源的話,當前生鮮乳收購秩序將會遭到破壞。穩定當前奶業市場,亟須建立奶價協調機制和第三方監測機制。
河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說,建議實施乳品企業與養殖戶的利益協調鏈接,及時召開生鮮乳價格協調會。
有專家建議,長遠來看,政府部門可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監管等方式,促使奶源提供者和乳產品加工企業這“二者”融為“一者”,即“一體化奶業”。具體政策選項包括:乳企自建奶源基地;奶牛養殖企業自建乳品加工廠;相互參股、控股、收購等多種形式。
乳企扶持名單呼之欲出
事實上,相關“整治”行動正在推進。多家專業財經媒體近期紛紛報道,工信部已基本確定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扶持名單,伊利、蒙牛、完達山、飛鶴,以及名不見經傳的高原之寶有望首批入圍,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份額占比較高的貝因美和圣元暫時沒出現在首批扶持名單內。業內測算,全行業扶持資金的額度將超過300億元。
據稱,政府確定首批入圍名單,主要是考慮相關企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且5家企業的主要奶源基地都位于國內生態環境較好的黑龍江、內蒙古和藏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