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神木民間借貸:亟需規范金融體制
2013-08-19 16:02:36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搜狐
民間資本投向亟待引導
作為西部少有的“全國百強縣”,前幾年神木縣經濟曾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到2012年,神木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當地人手中的資金也在快速集聚。“這些錢除了滿足個人消費,往哪里去?為了保值增值,很多人就選擇了放貸或投資。”榆林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神木一位楊姓民企老板表示,許多神木人習慣了賺取暴利,根本看不上一元一元地賺“小錢”。“很多人從來不會想到投資快遞、干洗、連鎖餐館,因為覺得這些都是賺小錢。他們只會盯著煤礦、房地產、高利貸。”
據神木縣政府測算,神木目前民間資金總規模在700億元左右,這些資金亟待引導。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部門應考慮成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村鎮銀行等。通過這些渠道,一方面疏導老百姓手中的資金;一方面通過簡化貸款手續,為當地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實現兩頭平穩運行。同時,考慮發行企業債券,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疏通社會資本投資渠道,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當地干部指出,神木大多數居民與企業都是民間借貸參與者,但多數人缺乏投資、金融及相關法律知識。因此,亟須普及投資知識,改變當地群眾對高額回報的固化期望。
民間金融體制短板待破解
“目前來看,大的集資案件基本暴露,下一步最大的困難在于小型借貸案件的大量浮現,而且借貸糾紛案件都要經公安、檢察機關,最終經法院判決或調解執行,案件處理需要相應時限,兌現債權周期較長,將會給辦案機構帶來極大負擔。”黃建軍說。
2013年,神木縣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達到3030戶和24949戶。業內人士指出,煤價高位運行時,神木民間借貸的資金鏈條基本能夠維系。但民間借貸危機爆發后,原有的民間融資資金補充作用大幅降低,使本來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雪上加霜,進而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這就需要多種多樣的融資服務,但現在只有單一的銀行信貸,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神木縣發改局副局長高海雄說,“受到授信額度、信貸門檻和企業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大量民企很難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即使得到了,也要等很長時間,投資機遇早就錯過了。”
這次危機也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專家指出,經濟發展程度不高,導致能源企業抗風險能力差,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不足,客觀上助長了民間借貸大規模存在,因此民間金融業從體制上進行變革和規范已經刻不容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