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或成全國地方債務最嚴重省份 多市負債超100%
償債高峰即將到來
今年7月8日,江蘇和山東兩省被納入全國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范圍,兩省財政廳隨后分別開始組建地方債承銷團,首批地方債發行規模分別為153億和112億。從江蘇省財政廳了解到,目前地方債發行還沒有時間表,需要等待財政部的統一安排。
事實上,無論是融資平臺還是政府發行,這些債務主要用于固定資產投資。江蘇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江蘇2012年和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保持20% 以上的增長,其中2012年投資額達到3.04萬億元,增幅為20.2%;2013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為20.1%,完成投資16557億元,總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幅為17.5%。
“在今年經濟增幅放緩的壓力下,地方想辦法要穩投資、穩增長,下半年投資力度只可能加大不可能減小,如果不加以控制,地方債務將會繼續膨脹。”上述南京大學經濟專家認為,“投資是穩增長的必要措施,看起來每個項目都有充分的上馬理由,但實際上很多項目過于超前,并沒有與經濟發展相同步。”
實際上,真正讓業界擔憂的是,地方融資平臺的償債能力和創造現金流的能力普遍較差。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江蘇省地方融資平臺數量達到541個,其中風險無覆蓋的有41家。券商報告顯示,從融資平臺現金流量表上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來看,只有南通、宿遷、鹽城、無錫四個城市的融資平臺是正的,其他城市均為負。將2012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2011年相比,多個城市融資平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惡化。
而與此同時,地方融資平臺的投資積極性卻依然高漲。從最近3年的融資平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看,蘇州、常州、南京、南通、鹽城、無錫、揚州、鎮江等城市 2012年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均超過100億元,其中蘇州和常州投資現金凈流入分別達到298.26億和291.05億元。
“這個數據說明,依靠投資活動,融資平臺也無法產生現金凈流入。”上述券商宏觀經濟分析師表示,這種長期“入不敷出”式的舉債,將加大未來償債的難度。
“從融資平臺的數據推測江蘇各個城市地方性債券規模,我們認為,無論從債務率,還是償債率指標,以及償付的時間分布,多個城市的地方性債務都具有較大的償債壓力,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以及揚州、泰州等城市尤應注意地方政府的償債風險。”券商研報指出。
數據顯示,鎮江、南京、揚州、無錫等城市城投債平均到期期限為4年左右,相對較短。以鎮江市為例,2014年、2015年、2016年、 2017年、2017年以后分別需要償付185.57億元、205.37億元、222.77億元、228.07億元和258.07億元。這就意味著,鎮江的5個融資平臺,每年需要至少籌集250億左右的資金,才能順利運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