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36%游泳池水質上黑榜 偷工減料是普遍現象
前瞻網獲悉,廣州市衛生局日前公布了今年5月至6月對市內游泳場所水質監測的結果,337間游泳場所的合格率僅為64 .1%,其中游離余氯超標是最普遍的問題。廣州泳池水質真如此堪慮嗎?天河區、海珠區、越秀區部分上了黑榜的泳池不少喊冤。業內人士稱,即使檢測合格的泳池水質也不好,因成本原因,泳池一季度能換一次水就很不錯了,每周換一次水的說法不可信。
上黑榜泳池喊冤:檢測員來的時間不對
今年的抽檢項目包括pH值、渾濁度、游離性余氯、大腸菌群、尿素、細菌總數共6項。121家水質不合格的泳池中,包括大學城抽檢的七所高校。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管委會稱,6月24日泳池早場開放結束后,工作人員按規定投放消毒劑殺毒,不久衛生局人員就來臨時檢查,“余氯沒來得及作分解作用,濃度當然會超標。”
沙面游泳館也因余氯超標上了黑榜,其喊冤理由跟中大一樣。而因余氯含量過低上黑榜的光大花園也稱檢測員來的時間不對,“原本說10點來,但11點多才來,剛游完了一場,所以余氯含量低了”。
“有的泳池一年才換一兩次水”
不過,在廣州經營泳池3年的譚先生認為,“即使檢測合格的泳池,水質也不好。”譚先生透露,除了一些公有的游泳館,大多數游泳館為控制成本,在衛生、安全等程序上“偷工減料”已成普遍現象。
譚先生說,游泳池水的質量主要靠循環過濾,補充新水,但為了節約成本,大多數游泳館不開或只在夜間開啟循環系統。每周更換整池水的泳館更是不可能超過1%。他算了筆賬:一噸水包括排污費在內4.72元,一個400立方米的泳池,換一池水,水費1888元,一個月換4次共7552元,加上兩個救生員6000元工資,以及投放消毒劑的費用600元左右,在不開啟循環系統的情況下,一個月成本近14000元。
“夏季一個月收入也就三萬元左右,其他季節能收支平衡就很不錯了。”譚先生說,據他了解,能一個季度換一次水的已經算很不錯,甚至有的泳池一年才換一兩次水,這也是尿素超標的主要原因。很多泳池只能做到每天補充一點新水,那些每周停一天換水的說法都是不可信的。
連續兩年上黑榜的怡雅苑游泳場也認可譚先生的說法。怡雅苑管理處一負責人稱,沒有游泳館可做到每周換一次水。上了黑榜后,他們現在每周換三分之一的水,但成本也讓管理處有些吃不消了。
中大東校區管委會也表示不會每周換水。該校泳池容積約1700立方米,進行一次徹底換水大概需要六天,因此除了在“五一”等長假進行大換水外,泳池每天會根據進場人數和即時檢測數據來消毒,若消毒劑濃度過高,泳池會啟動循環系統。
不能常換水,如何保持水質?“投放消毒劑殺細菌。”譚先生介紹。
游泳池不合格并無處罰
泳池水質黑榜單公布后,其中大部分均在正常營業。光大花園游泳池的工作人員稱,雖然上了黑名單,但并無任何懲罰措施。怡雅苑管理處負責人則表示,已經自覺換了整池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