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年 深圳人民幣跨境業務無起色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09年4月,國務院決定在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四個城市先行開展跨境人民幣貿易試點。當時,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稱之為“一個偉大的跨越”。
如今,4年已過去,人民幣跨境結算現狀如何?
近日對深圳地區的進出口企業進行了調查,企業普遍反映如果用人民幣結算,能夠抵抗匯兌風險,但是目前大部分交易仍用美元結算。
另外,雖然有消息指出,廣東省于2012年下半年已經開始試行個人跨境人民幣匯款,允許內地居民以個人名義進行人民幣匯款,而無需轉換美元再匯款。
但深圳地區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客戶經理均表示,目前仍然只能用港幣匯款到香港,總額為5萬美元等值港幣。
同時,深圳地區多家企業也表示,目前還不了解個人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相關情況。
企業稱不了解人民幣跨境業務
前瞻網了解到,2009年,國務院決定在廣東開展跨境人民幣貿易試點后的4個月里,結算金額并不多。截至當年8月31日,廣東四個試點地區累計發生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63筆,結算總金額僅4809.58萬元,處于 “慢熱”狀態。
深圳地區日本瑞穗銀行一位相關人士表示,該行目前通過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流入的人民幣不是很多,仍以外幣為主。目前,國家允許企業用人民幣到國外進口,該行的客戶這塊業務比較多。
“我們駐外的一些分公司銷售人員都希望用人民幣結算,因為客戶分期付款的話,用美元結算匯率風險就很大,特別是有的客戶是年終結算,匯兌損失就更大了。”深圳一家電子元件進出口企業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稱,其企業如果用香港賬戶結算就使用美元,如果用內地賬戶結算就用人民幣,目前并沒有太多限制。
去年全年,中國境內70余家金融機構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達2.94萬億元,同比增長41.4%,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的8.4%。
雖然經過4年的發展,外貿跨境人民幣結算已有所成效,但深圳地區的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卻仍無起色。深圳地區的中國銀行人士表示,目前個人仍然只能用港幣匯款到香港,總額為5萬美元等值港幣。
此外,深圳地區多家企業均表示,目前不了解個人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相關事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