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一季度海洋產業產值達289.65億
山東煙臺海洋產業近年來發展規模日益擴展。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昨日,2013年一季度全市海洋經濟數據出爐。一季度,全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達289.65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3.87%。
一季度煙臺海洋經濟發展呈現趕超之勢,最大亮點是濱海旅游業發展迅速,在總量中的比重首次超過漁業??h域海洋經濟發展中,80%的縣、市、區的海洋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去年同期。
濱海旅游業比重
>>>首超傳統產業
一季度,全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達289.65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3.87%,海洋濱海旅游業成為一季度“黑馬”,發展迅速。
從全市11個主要海洋產業的發展速度來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電力業、海洋工程、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和海洋礦產業發展速度均高于去年同期,海水綜合利用業與去年同期持平。漁業、船舶及海洋機械制造業和海洋生物制藥業均呈負增長,分別同比下降1.65%、19.35%和2.90%,由于漁業和船舶及海洋機械制造業作為支柱產業在全市海洋經濟中占的比重較大,直接影響了海洋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導致一季度海洋經濟總量增長趨緩。
“從海洋經濟結構調整來看,濱海旅游業在總量中所占的比重首次超過漁業,成為全市海洋經濟中占比最高的海洋產業。”市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經濟科科長魯德軍介紹,出現該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天氣、經濟形勢以及漁業收獲期在下半年等因素影響,導致年初漁業發展速度有所降低,被濱海旅游業趕超。
80%縣市發展速度
>>>高于去年同期
從各縣市區海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前瞻網了解到,80%的縣市區海洋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去年同期,僅萊山區、龍口市和萊陽市3個縣市區發展速度比去年降幅較大。
萊山區降幅產業包括漁業、造船和旅游業。龍口市降幅產業包括漁業、海洋工程和海上交通運輸業。萊陽市降幅產業包括漁業、海洋工程業和旅游業。芝罘區、開發區、萊州市在全市海洋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名列前三位,對全市海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高新區、招遠市、福山區等縣市區海洋經濟總量雖然不大,但是發速度較快。牟平區有序推進海洋產權交易中心、海洋經濟總部基地、海洋創業服務大廈“三大工程”建設,海洋經濟發展速度進一步提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