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不良貸款余額全國最高 2012年翻倍至790.5億
防控三類風險
“風險”一直都是銀行業的敏感詞,隨著銀行不良貸款的上升及信用違約風險增加等,銀監會對銀行未來的風險更加關注。
與去年銀行業監管重點有所不同的是,《年報》在對2013年銀行業監管重點進行展望時表示,銀監會將繼續嚴守風險底線,提出要特別注意防控三類風險,明確提出了嚴防信用違約風險、嚴控表外業務關聯風險、嚴管外部風險傳染。
首先,在嚴防信用違約風險中,銀監會提出了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房地產貸款、企業集群以及產能過剩行業風險的防范。
平臺貸方面,尚福林在上述會議上指出平臺貸款風險總體可控,但監管依然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目前中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余額已經達到了9.3萬億元,并且到2012年末,將有3.49萬億元在未來3年內到期。2012年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余額為279.1億元,較年初下降了74.1億元,不良率為0.71%,下降26個BP,尚福林表示,房地產貸款風險情況值得密切關注。
對于嚴控表外業務關聯風險,銀監會表示,要嚴格監管理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對股東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實行分賬經營、分類管理等。
前瞻網了解到,《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存續理財產品32152只,理財余額為7.1萬億元。從理財資金投向上來看,約有34%投向了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21%投向了存款,30%投向信貸類資產,11%投向了權益類資產,1%投向金融衍生工具,代客境外理財、另類資產及其他類資產投資不足3%。
今年3月底,銀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8號文”)就要求每個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并要求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
此外,銀監會還表示要嚴管外部風險傳染。重點防范民間融資和非法集資等外部風險向銀行體系傳染滲透,同時禁止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員工參與民間融資,禁止銀行客戶轉借貸款資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