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產業跑輸汾酒 持續供大于求格局
煤炭產業發展趨勢持續不佳。據前瞻網記者了解,4月16日,在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主任曲劍午等業內人士預計,在需求增速放緩、進口沖擊、庫存壓力加大、工業經濟尚未完全恢復的形勢下,年內煤炭市場維持供大于求的格局。
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自2012年5月開始,煤炭需求和價格大幅下降,庫存急劇增加。由于煤價下降,煤炭企業利潤同比銳減。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前兩個月,山西境內煤炭企業利潤不敵山西汾酒,汾酒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山西利潤最大企業。
受益于煤價下降,發電企業經營狀況普遍向好。在煤炭與電力的角逐中,電力企業占據上風,煤炭告別黃金時期。
汾酒利潤超過煤炭
煤價下降大幅削減煤炭利潤。根據山西統計局數據,今年1-2月,山西煤炭行業收入利潤同比下降53.1%。相比之下,汾酒集團前兩月實現利潤8.9億元,首次取代煤炭成為山西利潤最大的工業企業。
山西并不是個案。從全國局面看,煤炭投資下降、進口煤增加、庫存增加、工業用電增長放緩,煤炭行業裹挾在其中,短期內難以反轉。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6%;進口煤炭8000萬噸,增加了30.1%,低價進口煤炭沖擊國內市場。
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616元/噸,已是第14周下跌,價格降至最近三年來的低點。相對于860元/噸的最高價格,煤炭價格每噸削減250元左右。
在當天的會議上,業內分析人士伊恩·羅普爾認為,由于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及中國煤炭資源的整合,煤炭市場目前處于供應充足狀態,中國煤炭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增長。“未來5-10年時間煤炭價格將處于92美元/噸左右。”
有煤炭貿易商表示,由于價格低位、用電量增速放緩,煤炭企業盈利能力減弱,一些民營企業開始考慮轉向非煤產業,從煤炭領域退出。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一季度全國用電量1.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增速回落2.5個百分點。同期,全國火電發電量僅增長0.87%,其中東南沿海負增長。
因動力煤需求減少,港口、電廠煤炭庫存較高。近期,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一直維持在700萬噸上下。煤炭市場分析人士稱,目前,河南境內龍崗電廠低于5000大卡的煤炭基本拒收,登封華潤電廠庫存煤炭25萬噸,已經停止收煤。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