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營改增一年減稅逾270億元 試點企業盼擴圍加速
上海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試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已逾一年。記者從上海市財政局獲悉,截至2012年底,上海共有15.9萬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九成企業稅負減輕,僅上海區域內的試點企業和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營改增”減稅就達166億元,若再加上產業鏈跨省市的增值稅延伸抵扣因素,減稅規模將超過270億元。
九成試點企業稅負減輕
統計顯示,2012年上海超過90%的試點企業稅負明顯減輕,稅負有所增加的企業不到10%。上海財政部門對“營改增”試點中稅負增加的企業實施了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
令人關注的是,試點前期企業反映較多的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稅負增加問題,隨著試點地區擴大、試點時間增加、抵扣漸趨充分,以及企業轉變經營方式等,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稅負增加額逐季減少,稅負增加的情況漸趨平緩。截至2012年底,與原營業稅稅制相比,實行“營改增”后,上海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全年稅收增減相抵后整體減負0.8億元。
在試點的前兩個月,企業稅負上升較快,但3月份以后稅負降至1.7%。“我們運用國家的‘營改增’政策,一次性采購8臺新車,在將原來的二手車提前淘汰的同時,也將企業的稅負一下子減輕了54萬元。不僅如此,新車都是國四排放標準,能耗低、排污小。”一家運輸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
“營改增”試點體現了十分明確的政策導向。“以前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老舊車輛能用就盡量用。‘營改增’后,企業更新車輛就能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企業運用政策清理了70多輛黃標貨車(未達到第一階段排放標準的高污染車)。”上海浦東一家運輸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加速設備更新 增加就業崗位
記者采訪發現,“營改增”改革與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機結合,不僅結構性減稅效果顯著,更從制度上解決了服務業的重復征稅問題,實現了“環環征收、層層抵扣”,有力促進了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營改增”推動了上海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2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達到60%,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82.7%;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明顯高于傳統服務業的增長速度。
由于在增值稅稅制下,抵扣項越多,企業要繳納的增值稅越少,因此,“營改增”明顯加速了企業的設備更新與改造,有助提高生產效率;“營改增”試點企業及試點項目的增加,也為社會增加了就業崗位。
上海財稅部門對全市近2000戶試點企業調查顯示,實行“營改增”后,企業的設備更新升級意愿不斷增強。從所調查的企業看,2012年設備采購金額同比增長136%;在整體市場銷售增速回落的情況下,這些企業的客戶數量、營業收入、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7.45%、19.8%和19.3%。2012年,上海“營改增”試點的部分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從業人數同比增長3.04%,高于全市社會服務業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