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光伏業去年收入下降39% 產業冬天何時結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剛剛過去的2012年,對于國內光伏產業來說都不好過,曾經輝煌的南京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受國內外宏觀形勢影響,進入發展“冰谷”,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39%。
一年下滑近四成,這不僅僅是南京光伏產業的慘烈現狀,全省光伏行業也面臨同樣窘境。然而,進入新的一年,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光伏組件價格停止了延續一兩年的下跌態勢,甚至出現了略微回漲,這是否意味著光伏產業的冬天即將結束?
兩年前南京市光伏產業年增長曾超100%
2010年是南京光伏產業發展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全市光伏產業銷售收入的年增幅曾超過100%。”業內人士介紹,特別是光伏制造業,由于入行門檻不高,在產業鏈部分環節只要購買一條生產線,很快就能形成產能。效益最好的時候,有的企業3個月內就能收回上千萬元的投資成本。
資本在同一個產業領域過快、過密聚集,不可避免帶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無序競爭。再加上從2011年開始,歐美國家針對中國光伏產業“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的外部影響,全國光伏產業集體進入“寒冬”,南京光伏企業的業績也開始大幅下滑。
50多家企業苦撐1年多,僅少數幾家保持微利
最大的窘境是價格大幅跳水。據前瞻網了解,光伏組件價格從2011年4月的平均每瓦1.51美元降至去年11月份的0.66美元,降幅超過56%,這直接導致企業營業收入銳減。
市經信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南京目前共有50多家光伏企業,在苦撐1年多后,暫時還沒有一家完全停產或倒閉的,但生存現狀都舉步維艱,去年僅少數幾家企業還有微薄盈利。光伏產業的出口數據也在不斷下降,2010年,南京市98%的光伏產品出口,2011年減少為90%,去年更少,出口比例只有約70%。
越來越多光伏企業轉向國內市場,勢必加劇降價促銷,導致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據統計,僅去年1—10月,江蘇省光伏行業實現產值約1800億元,同比下降28%;出口68.9億美元,同比下降38%。最困難的時候,全省近千家光伏制造企業,近半處于停產狀態,大型企業也嚴重開工不足。
產業或正走出低谷,南京市新增企業專做光伏發電項目
敏感的業內人士從近期光伏組件價格的變化上看出了一點端倪。今年1月份以來,光伏組件價格停止了延續一兩年的下跌態勢。“價格止跌,穩定在目前這個水平,至少說明這段時間,國內光伏市場供求雙方的關系有所緩和,去庫存化的壓力正在逐漸減小。”
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光伏產業在經歷了此前1年多的“最困難時期”后,當前已呈現出明顯的調整整合期特征。在這一時期,首要的是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提高產業門檻、優化布局,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項目,并下定決心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南京絕大多數光伏企業之所以能在‘寒冬’中暫時安全,在于部分核心企業在產業鏈相關環節上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而想要在下一輪競爭中搶占產業有序發展的制高點,企業還應該進一步尋求技術進步。”相關人士同時建議,市場消費觀念也需要進一步引導,在燃煤發電為空氣環境污染帶來極大隱患的背景下,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建設屋頂電站,這個新興市場一旦打開,將同時起到促進產業發展與減少空氣污染的雙重作用。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在嚴峻的產業背景下,南京市光伏企業的數量在去年竟然有所增加。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新增加的企業都是專做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并非光伏制造企業,新能源市場才是他們將重點瞄準的發展方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