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重慶造”飛行員明年出爐 完善航空產業鏈
重慶航空產業實現新突破。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重慶本土培養的飛行員最快明年就能駕駛飛機翱翔藍天。昨日,第一批“重慶造”飛行員正式開班。這是飛行學院重慶通用航空培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航培訓公司)成立后,招收的首批學員,也是首批重慶自己培養的飛行員。民航重慶監管局局長鄧曉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副院長關立欣等出席開班儀式。
學員 均為私人飛機潛在客戶
昨天,一排英姿颯爽,整齊穿戴飛行服裝的飛行學員戴上了飛行徽章,即將實現他們的飛行之夢。
首批14名學員是清一色的男士。“其實也有一位女士,但這次由于身體原因未參加第一批,將進入下一批學習。”據通航培訓公司相關人士介紹。
他們平均年齡40歲左右,最小的是26歲,最大的56歲,都是飛機愛好者。這些人中,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家,還有公司高管和大學教授,但由于保密沒有透露具體身份。
“他們的經濟實力大部分達到了可購買私人飛機的水平,也是‘重慶造’飛機的潛在客戶。”據介紹,將來,學員不僅在重慶可以參加飛行員培訓獲取相關證照,還可以在這里買到屬于自己的私人飛機。該負責人表示,真正有能力購買私人飛機的老板一般會選專職飛行員,然而自己駕駛飛機畢竟可以帶來更多不一般的體驗。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駕駛飛機。首批報名學員都經過了體檢、背景調查等嚴格篩選,有60%多的人被刷下。據悉,首期報名學員有83人,部分學員由于和工作相沖突,不能拿出太多時間學習,被調整到下一期。
方式 與上駕校類似
據介紹,這批學員都是“零基礎”,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飛機駕駛。“只要用心學習,最快一年可以畢業。”通航培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負責人表示,學開飛機和上駕校有相似之處,都是先學理論再上實踐課,飛行實踐課包括起飛、降落、空中轉場等部分。學時根據個人情況不同,大約需要1~2年。由于每位學員都有自己的工作,因此上課也和駕校一樣采取預約上課制,并根據自身條件量身定制計劃。
報名者完成培訓后,將參加由民航統一組織的理論和飛行實踐考試,合格者由國家民航局頒發私人飛行駕照。拿到駕照后,今后每年也需年審,即要參加身體體檢。
據前瞻網了解,飛機私照和商照所需要的費用不同,如果僅僅學私照可能只需要20多萬元,商照以及其他費用則相對較貴。
能力 每年可產生300名飛行員
通航培訓公司是重慶直升機產業投資公司與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合資組建的以培養飛行員為主的培訓公司,培訓基地(校園)坐落在兩江新區龍興鎮航空產業園,占地三百多畝,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
除了教學大樓,周邊還將建設機場跑道、飛機生產廠房等,目前,訓練基地和校園正在興建中,機場即將完工,基地將專門開辟出一條跑道,用于今后學生起降培訓。
為學員提供飛行課的是三架恩斯特龍教練直升機,也是主要教練機型。據透露,這種4座輕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機,布局為3副座椅,教練員與學員的座椅并排布置,第3副座椅為第2個觀察學員的座位,設在座艙后中央。而教練來自于民航飛行學院的老師和通航培訓公司聘請的專業人士。
“我們將主要培訓通用航空飛行員私照、商照及機務維修的專業人員,并發展成為涉及各類航空人才的培訓基地。”公司負責人稱,飛行專業人才年培訓能力為300人,機務維修專業年培訓能力為500人。
新聞縱深
完善航空產業鏈
重慶直升機產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通航培訓公司董事長龔偉表示,飛行員“重慶造”是重慶直投規劃的航空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板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副院長關立欣說,這也是校企合作,尋求多渠道培養航空人才的成功嘗試。
民航重慶監管局局長鄧曉帆表示,將會進一步改善通用航空發展環境。他還表示,目前通用航空人才特別是飛行員嚴重緊缺,制約了通航產業發展。
通航人才有多大缺口?據前瞻網了解,目前我國一年需要飛行員約3000人,但國內培訓機構僅能培養1000人左右,有2000人被送到國外培訓。目前國內飛行員培訓機構只有10多家。保守統計,目前全國1000多人有飛機私人駕照,其中有200多人出自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西南地區拿到私照的總人數不到20人,企業家僅占很小比例。國內飛行員培訓機構具有巨大的發展市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