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玩具產業“黃金時代”告終 企業上演轉移外遷
產業轉移的“東莞樣本”
2008年5月29日,被民間形象地喻為“騰籠換鳥”的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戰略由廣東省委省政府以《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的文件形式確定下來。
這項政策的具體內容是: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后者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一些素質較高的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
然而,這項政策出爐不久,全球金融危機席卷而來,以出口為主的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到重大影響。在一輪又一輪的“企業倒閉潮”和“民工返鄉潮”之后,一些玩具企業選擇了外遷。
在那一波危機中,胡虎強在東莞買了地,選擇了留下。顧龍君說,留下來的企業規模都縮小了很多,旺季七八百人、平時200人,就已經算大廠了。
在近60歲的邱景生看來,這一輪的產業轉移和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比較相似。
一份香港玩具行業的調查報告顯示,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玩具業便以勞動密集的模式在香港進行生產。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香港憑著低廉的生產成本,在價格上具有極大競爭力,成為世界重要的玩具生產地區之一。
到了本世紀,香港的玩具產品觸到了全球市場的60%以上份額的頂峰之時,由于內地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向外釋放,香港企業逐漸開始了生產線北移,或將訂單交給內地廠商,玩具業也不例外。玩具廠商就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當年,這里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僅為香港的1/10。
到1995年前后,香港實施了嚴格的勞動法和最低工資制度,工廠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實現了最后一波產業北移。
而這一幕,正在如今的珠三角重新上演。
邱景生的公司,不僅僅是在海外客戶和“中國制造”之間搭橋,還具有開發能力——即公司進行產品開發以后,找不同的工廠制造不同的部件,最后由一家工廠完成總裝,再拿去海外市場銷售。
5年前在東莞、深圳采購,他只需一天就可以采購到公司需要的各種產品。現在大量玩具廠內遷,廠與廠之間分散,要想采購到符合要求的產品,得在路上奔波兩個多星期。
在邱景生看來,東莞玩具廠的外遷有一些特點:電子電動玩具遷到了潮汕地區的澄海,在當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電動玩具產業市場;而毛絨玩具類的廠家搬遷到了浙江和江蘇等地,主要依托義烏市場做外貿,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不過,遷到江浙一帶和東南亞的玩具企業只是一部分較低端的企業,要采購到高質量的玩具產品供出口,仍然要在珠三角地區,尤其是東莞采購,畢竟東莞的玩具技術和管理最初來自香港。
企業陸續外遷,令東莞當地的勞動力生態也發生了變化。胡虎強說,過去境況好的時候,在松展塑膠廠所在地,村委會通過出租廠房給工廠,用租金給村民們購買保險,年底還給村民一定數量的分紅;當地人長期以來靠修宿舍出租維持生存,現在外地人少了,當地人租房的收入下降,生活質量不如以前,“一些當地人開始工作了”。
他說,招聘工人困難造成了“有活沒人干”,于是,他將部分訂單轉包出去,委托當地村民來做,村民們也開始有了一些收益。
同時,林江的調查顯示,東莞32個鄉鎮584個行政村中,已經有60%的村出現了收不抵支。“很難說哪一個鎮的財政赤字最為嚴重,只能說有些鎮是比較嚴重的,例如樟木頭鎮。”
新一年圣誕訂單提前
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出口總額為1863.5億美元,同比增長9.9%,遠高于8月份的2.7%。但業界對此并不樂觀,認為是因為受圣誕訂單的影響,9月份本就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傳統旺季。
中秋國慶雙節前,2012年的圣誕玩具訂單就已經完成,東莞地區的圣誕玩具制造已經進入淡季,但2013年的圣誕訂單有所提前。
邱景生帶來了好消息。他說,受英國2012年奧運會以及歐美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歐洲市場開始有些好轉的跡象,客戶要求打樣的時間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
邱景生說,2013年的圣誕節玩具訂單已經開始準備,做好樣品寄到英國去。邱景生預計,如果能獲得訂單,客戶11月份開始就會下單,到明年1月份,所有訂單下來,就可以開工生產了,“歐洲的要求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預計明年歐洲的經濟要比今年好。”
另一位貿易商怡發飾品有限公司的詹櫻連也表示,她比往年提前兩三個月接到了來自海外的打樣要求。
對工廠和貿易商來說,另一個利好是在交易中逐漸使用了人民幣。邱景生表示,幾年前,無論是報價還是結算,都主要用美元,后來美元、港幣、人民幣都用,而今年歐洲客戶通知他全部用人民幣報價和結算。
不過林江警告:“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利潤率相當低,他們之所以苦苦支撐,還是抱著對企業和員工負責任的態度;如果國際市場環境依然嚴峻,而國內的經濟形勢,包括融資環境沒有根本改善的話,不排除相當一部分企業會更艱難。”
胡虎強表示,從目前情況看,2013年將要面臨人力成本進一步增加和原材料漲價的問題,“原材料漲價是誰也抗拒不了的事情”。解決人力成本上升的難題,他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大量更新少用人或者不用人的機器設備;另外盡量把訂單外包給本地家庭。盡可能地減輕成本壓力,維護企業運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