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海汽車產業一枝獨秀 銷量增長10.95%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近日發布的數據,9月,我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1.8%,前8個月車市緩慢增長后首次出現回落。前三季度,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增長分別為4.98%和3.37%,低迷依舊延續。
不過,在低迷中,上海汽車產業卻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前三季度上汽已銷售整車超過330萬輛,同比增長10.95%,遠超于國內汽車銷量3.37%的增速,規模和速度均為全國第一。前三季度國內銷量排名前十的轎車品牌中,上汽集團旗下6個品牌入圍。
中汽協的統計信息顯示,國內汽車產銷前十名企業中,9月廣汽下降速度較快,東風和一汽也略有下滑。行業人士分析,9月國內車市回落主要因日系車產銷全面下滑,日系車的合資企業受到沖擊明顯,一定程度讓德系、美系、韓系車更受青睞,形成此消彼長。
市場客觀變化之外,上海汽車企業提早升級、主動發力,則是逆市領跑的關鍵原因。上海通用繼去年之后,今年再度率先突破100萬輛產銷規模,其中凱越、賽歐兩個主力品牌分居全國轎車品牌銷量的頭兩名,邁銳寶等新產品銷量提升明顯。今年上海通用營銷繼續發力的同時,企業更在優勢中苦練內功。最近上海通用、泛亞技術中心斥資16億元投資的國內最大研發試驗中心在安徽廣德竣工,這一距離上海不到3小時車程的巨型試車中心將大幅縮短新車研制時間。
據了解,目前上海通用在滬的生產基地也在醞釀升級,將引領上海汽車工業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同樣,上海大眾首款本土研制車型朗逸推出4年,曾在去年因同級別車競爭激烈,遇到增長瓶頸。今年8月,全新朗逸上市,外觀更換、技術升級之后,僅兩個月訂單數量就不斷增長,助力朗逸家族9月零售24409輛,同比增長16%,一舉打破品牌的成長瓶頸。今年上海大眾陸續推出帕薩特、朗逸的換代車型,準確搭脈國內市場、瞄準車市寒冬中熱點的升級策略,保持了市場優勢。
當前國內車市低迷環境下,全國自主品牌車日子也不好過。1—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457.0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6%,表現并不出色,相比之下,上汽自主品牌保持持續增長的發展曲線。今年前三季度上汽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2.35%,9月增長更是超過17%。上汽自主品牌第二代旗艦車型榮威950上市,MG品牌在小車市場中快速壯大,成為上汽乘用車的增長主力。上海新能源車推動政策發布在即,上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戰略也加速推進,繼節油20%以上的榮威新750混合動力車量產上市后,首款滬產自主品牌純電動車E50以及榮威550插電強混轎車預計都將于今年底前開始量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