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小企業產值逾萬億 成為經濟增長主力軍
近年來,安徽省中小企業發展飛速,在工業產業中地位日益凸顯。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前8個月,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2781.95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9.6%
黨的十六大以來,安徽省中小企業歷經改革改制后實現了蓬勃發展。今年1至8月份,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15萬億元,同比增長28.30%;實現增加值2781.95億元,同比增長27.48%,占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9.6%,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1.28個百分點。中小企業撐起工業經濟“半邊天”。
中小工業企業是中小企業的主體,十年前生機盎然的“草根經濟”,如今已成為經濟穩增長的主力軍。十年間,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中小企業發展作為推動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重要著力點,相繼實施了中小企業促進工程、全民創業行動、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成長性企業培育機制,著力為各類中小企業搭建“成長的階梯”,中小企業在數量、經濟總量及對經濟的貢獻度上都實現了跨越發展。僅“十一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數就是“十五”期間的7倍,2010年底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戶數已達9900家。去年全省凈增865家,今年截至8月底,又凈增1702家。目前,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戶數已達12467家。
經濟總量快速擴張,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加大。前瞻網了解到,2011年,全年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78萬億元,同比增長56.24%;實現增加值4580.95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4.87%,與2005年的1067.4億元相比,增長了4.3倍。今年前7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小型、微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90.9億元、2.2億元,分別增長52.5%、7.1%,分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4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小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占全部工業利潤的一半以上,成為工業盈利的主要支撐。
十年來,以中小企業為對象的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目前,全省已建設1個省服務平臺、16個市級窗口服務平臺,各平臺之間基本實現互聯互通,覆蓋了中小企業1.5萬家。截至去年底,16個省轄市、71個縣(市)區建立了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社會各類服務機構達1500多家,各類創業基地達217家,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全覆蓋,市場化優質服務機構參與的服務體系框架。
中小工業企業加快“調結構”。安徽省中小工業企業正從過去多靠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發展起來的粗加工企業,逐步向先進裝備制造業、高新科技領域進軍;從過去的作坊式、分散化企業,向現在的規模化、專業化企業集群轉變;從過去家族式管理逐步向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結構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轉變。一批中小企業,如科大訊飛、陽光電源、美亞光電、安科生物、盛運股份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不斷實現轉型升級,整體發展規模再上高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