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個人游9年 香港旅游收入達3462億港元
自香港開放內地游客赴港個人游以來將近10年,香港旅游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隨著各項旅游開放措施的不斷實施,內地與香港旅游交流合作形成了客源互送、市場共享、信息互通、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該負責人說,自2003年以來,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簽訂的CEPA及9個補充協議中,旅游領域開放的措施達20項,涉及開放香港資本在內地投資管理酒店、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設立獨(合)資旅行社、香港居民在內地參加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聯合開展宣傳推廣、共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等多個領域。
這位負責人表示,兩地的旅游合作交流已取得重大進展,并將繼續深化落實CEPA及補充協議。
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游帶動兩地雙向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內地22個省(區、市)的49個城市實施了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政策,覆蓋內地居民2.5億人。
2003年至2011年底,內地共有7852萬人次的游客通過個人游方式到香港旅游,占內地赴港游客的53%。2011年兩地雙向交流人數達到1.08億人次,成為全球數量最大的雙向旅游客源市場。
按香港方面提供的數據估算,9年來赴港個人游給香港帶來約3462億港元的直接旅游收入。
逐步放寬港資旅行社準入條件和經營范圍。截至目前,香港在內地已設立27家港資旅行社(獨資21家,合資6家)。
政策推動兩地一程多站旅游產品和線路開發。允許大陸經營赴臺旅游的組團社可組織游客以過境方式在香港或澳門停留,以便利內地及港澳旅游業界推出“一程多站”式旅游產品。允許內地旅行團乘坐郵輪從香港到臺灣后,繼續乘坐該郵輪前往日本或韓國旅游再返回內地。
聯合開展海外旅游宣傳推廣,共同開拓國際市場。近年來,兩地旅游部門在此方面已經開展了有益的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國家旅游局與香港旅游發展局在海外分別設立有19個和16個旅游辦事機構,兩地在莫斯科、法蘭克福、多倫多等地的旅游辦事處開展了一系列聯合參展和推介。
深化兩地旅游產業化合作,積極推進融合發展。兩地在旅游產業要素上存在著多層次、寬領域、全方面的互補性,產業化合作是兩地旅游交流合作的客觀要求和發展趨勢。旅游產業合作的重點領域在推動旅游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
深化粵港區域旅游合作,不斷提升旅游競爭力。努力將粵港澳地區發展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競爭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打造國際旅游樞紐,構建粵港澳大旅游。國家旅游局從區域規劃、規范市場和實施便利化措施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不斷推進兩岸三地旅游業規模發展壯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