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富士康進出口占全省48% 外貿業如何改變被動地位?
今年上半年,國外經濟持續疲軟,國內經濟同樣承受下行壓力,在此背景下,河南省仍以其外貿進出口總值217.1億美元的實力穩居中部地區之首。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河南全省貿易總量中,將近半數份額得益于全球“代工巨頭”富士康。“居安”仍需“思危”,河南謀劃長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17.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4.6%,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3位。
盡管河南坐擁全國第3的進出口增速,看似風光無限,但如果去掉富士康在河南的蘋果手機代工項目數據,就可以發現,河南省其他產品的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上半年,富士康集團下轄企業進出口104.3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的48%。當去掉富士康因素后,全省外貿進出口增長為2.5%,其中,出口僅增長1.2%,而一般貿易出口則僅增長0.6%。
富士康因素影響巨大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這樣說:“富士康向內地戰略轉移已經基本形成,以河南鄭州、洛陽和山西晉城三地為重點制造基地的‘金匠中原計劃’正在按步實施;在河南計劃的三期投資,現在一期已經完成,實現就業十多萬人。”
陳耀說,為了進一步緩解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的趨勢,富士康的研發團隊在洛陽啟動“百萬機器人”計劃,以實現對重復性強、作業強度高的人工勞動的替代。可以說,富士康在河南的投資正在逐步擴大,短時期內不會縮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姜榮春博士也表達了相近的觀點。她指出,“雖然近幾年中國勞動力成本持續提高使得部分企業將投資轉向印尼、馬來西亞等海外新興經濟體,但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仍具備較強的優勢。中國不僅能為企業提供低成本低廉的廠房和全面的設備配件,而且具有較為成熟的相關配套服務,包括商貿物流和金融服務,這些都是正在起步的新興經濟體所不具備的。”
改變對富士康的過度依賴
“但是對單一的項目或產業依賴度過高肯定會有問題存在。”陳耀說,富士康作為全球性的“代工巨頭”,其生產與貿易必然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制約。因而太過依賴富士康的河南外貿進出口,已然“被動”。
陳耀敲響警鐘:“一旦富士康調整戰略,減少在河南等地的投資,那么對于這些區域來說,一定會產生相當大的打擊。”
正是看到這一點,河南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希望借助吸引更多的企業和產業實現河南產業的轉型升級。
陳耀認為,河南作為中國的平原內陸大省,不可能走沿海港口城市向高精尖轉型升級的路線,但可以通過提升相關的機電產業、裝備制造業的研發創新和核心技術來加強其國際競爭力。
“對于河南企業來說,從OEM(代工生產)到ODM(貼牌生產),再到擁有自主設計和自主品牌,是總的發展趨勢。富士康正是河南向自主品牌的創新轉變的一個過渡和契機。”陳耀指出。
“全球的分工模式不會改變,對工人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也是大勢所趨,因而全球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總趨勢不會改變。而富士康所研發的機械自動化也正是代表了中國未來制造業的轉型方向。”姜榮春說。
面對這種趨勢,人口大省河南何去何從?陳耀認為,一方面,企業對高素質、高能力的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另一方面,高端技術產業的發展會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加工產業和服務業,同樣缺乏相應的人才。這對河南來說是可以實現巨大的人力對接,緩解人口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