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保障房分配“雙軌制” 公務員享有優先權?
廈門保障房分配遭質疑
作為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的保障房,卻在普通居民與公務員、事業單位和高校工作人員中使用了解雙重標準,這保障了誰,又傷害了誰?
“那些房子,還有很多沒有入住。”胡穎(化名)表示。
8月18日,廈門,華燈初上。胡穎遙望著萬達廣場后面不遠處的數棟高層住宅,眼神復雜。
黑夜中,這個被稱為“高林”的小區燈光寥落。它們的位置,就在廈門島臨海的邊緣,過海,就是島外了。
高林社區是廈門保障性商品房的主要房源之一。而胡穎,則是廈門第五批880戶保障性商品房的申請者,當地一名普通的私企員工。
今年5月份,當被告知自己想要的島內房源“已經沒有了”時,胡穎心里涼了一截。她聽說,廈門海關、廈門大學等公務員、事業單位有職工卻分到了高林的房子。
“憑什么他們可以優先選房?”從那時起,胡穎和其他800余戶申請家庭,就不停追問。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廈門,普通居民與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高校等單位人員確實存在不同的保障房申請渠道,而所有的申請人都共享全市保障房房源。在不同的分配渠道下,申請資格、輪候時間均無法統一,導致部分不公平現象出現,最終引發了一些申請者對保障房分配“雙軌制”的質疑。
苦苦等候的申請者
胡穎說,申請人最為關注的是島內房源。根據廈門市保障辦官方網站信息顯示,目前可供分配的島內房源包括高林社區、湖邊社區等。
“島內島外有很大區別。”胡穎解釋,在廈門,島內資源充裕,交通、醫療、教育等配套齊全,而島外,配套完全跟不上。連接島內外的四座大橋和一條在建隧道,也并未讓人有到島外安家的欲望。
從年初開始苦等,等不到通知的胡穎和同樣是申請者的沈建(化名),于3月開始在廈門市建設局的官網上咨詢,提問的核心是“第五批保障性商品房是否還有島內房源”。
建設局的答案幾經反復:從3月份的“房源較多”變成5月份的“房源很少”直至“沒有島內房源”。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廈門公務人員和廈大教師的保障房配售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前瞻網了解到,6月8日到6月10日,廈門市保障住房網公布了273名公務人員選房結果,結果顯示,273名公務人員的門牌樓棟集中在金益三里、高林一里、高林三里,全部都在屬于島內的湖里區。而這一批公務員中的100多戶,是與胡穎等第五批申請者一樣,同在2011年7月1日到12月31日申請的。
與此同時,廈門大學教師的保障房配售亦在進行中。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月份,廈門大學開始第二批、第三批保障性商品房的配售工作。廈大內部網站對此進行了公示。
廈大一位不便具名的老師表示,周圍的同事已有陸續入住保障性商品房的,“基本上符合資格的申請者都能分到島內的房子”。
從朋友處輾轉知悉此事,胡穎等申請者感到強烈的不公。“等了這么久,結果什么都沒有,連買商品房的機會也失去了。”沈建說。
據了解,廈門市保障型商品房定價為7200元/平方米(每上一層增加200/平方米),這與周邊近20000元/平方米的房價相去甚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