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務工歷史首超省外 西部經濟正在崛起
近年來,我國外出農村勞動力逐漸出現“返鄉”跡象。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2年上半年,四川轉移農村勞動力2100萬,其中省內轉移1091萬人,歷史上首次超過向省外輸出的規模。有專家指出,這是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向的一個“分水嶺”式的標志。
多年來,四川農村勞務輸出一直占全國規模的十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人離開家鄉遠赴沿海地區務工。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省內務工,不再像過去那樣成為每年長途遷徙一次的“候鳥”。4年多時間里,選擇“留下來”的農村勞動者,從2008年的830萬逐年遞增至現在1000萬以上。
“這是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發生重大變化的信號。”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郭正模認為,“以四川為首的西部崛起,正在改變中國經濟版圖。在今后一段時期,西部將日益成為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新高地,勞動力的回流將成為趨勢。”
2012年上半年,西部11個省級單位經濟增速繼續高于全國7.8%的平均值,其中四川省GDP以13%的增速名列前茅。大批新興產業的興起,為西部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如富士康、仁寶等大型企業上半年就在四川招工超過16萬人。
前瞻網了解到,上半年中國經濟面臨國內外不確定因素較多,下行壓力凸顯,其中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使得許多人擔心2008年金融危機時,大規模農民工失業返鄉潮會重現。
對此,郭正模認為不必“反應過度”:“東部沿海經濟增速放緩,是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所必須經歷的‘陣痛’。以四川為代表的西部地區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和經濟增長的后發優勢,就業形勢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好時期。”
一個值得注意的對比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有超過300萬的農民工返回四川,而今年上半年到省外務工的人數同比僅減少了40萬人,農民工失業返鄉潮暫未出現。
郭正模表示,對于轉型期的中國經濟來說,西部巨大的人口規模和廣闊的經濟腹地,將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必須高度重視這種勞動力轉移的新趨勢,在產業布局、勞動者素質培訓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證這部新引擎具備持續的動力,為西部產業經濟崛起提供強大支撐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