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會致癌”重創德安葡萄業
一則“吃葡萄會致癌”的謠言重創了江西德安葡萄種植業。
現在,江西已是三伏天,戴和滾坐在窩棚里,呆呆地看著面前紅綠綠的葡萄園,埋頭抽著悶煙沉思起來。他沒想到“吃葡萄會致癌”的謠言傳得這么快,就像臺風“海葵”一樣來得這么迅猛,讓整個德安縣的葡萄種植戶措手不及。由于全縣葡萄大量滯銷,葡萄價格開始坐上過山車,跌到5毛錢無人問津歷史最低價,現在果農只能看著熟透的葡萄爛在地里,甚至被運回家做葡萄酒或喂豬。
在江西其他縣市,像戴和滾這樣為葡萄發愁的農民有很多。江西葡萄怎么了?到底發生了什么?
路邊隨處可見扔掉的葡萄
在德安豐林鎮烏石村,放眼望去,村道兩旁成片的葡萄園綿延至遠處,成熟葡萄懸掛枝頭,令人垂涎欲滴。
這是戴和滾的老家,全村40戶農民當中有近一半人種植了葡萄。看著最早種植的村民住上小洋樓,買了冰箱和彩電,其他村民羨慕地放棄了傳統經濟作物棉花,逐個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全種上了葡萄。戴和滾也是追隨者之一。
戴和滾坐在簡易的窩棚里,低著頭使勁地抽著煙。他沒有想到,他種的葡萄第一年掛果就遭到這場“滯銷”風波。
前年初,種了3.5畝葡萄的戴和滾以為今年會是個豐收年。早在6月底,葡萄剛上市,價格最高時賣到每斤3塊錢,他樂得合不攏嘴。然而,好景不長。到了7月中旬,葡萄的價格突然降至每斤1元錢,而且銷量驟降,葡萄經銷商們消失得無影無蹤。葡萄價格最后低至每斤5角錢仍無人問津。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戴和滾和其他葡萄種植戶措手不及。
朝村子一路走去,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堆堆被扔在路邊的葡萄。
“眼看著八月底葡萄就要下架,如果還賣不出去,今年就賠進去1萬塊。”村組長馮漢平委屈地說,“有人說吃了葡萄會得癌癥,我們打的藥都是葡萄消毒藥,怎么會得癌癥呢?”
葡萄賣不掉只能釀酒喂豬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聶橋鎮梓紡村是德安縣主要葡萄生產基地,遠近聞名。目前全村10個村小組1329畝土地上,有90%以上地里(1200畝)種上了葡萄,正常年產量近2萬噸,年銷售量達500萬元。其注冊的“博陽葡萄”遠銷南昌、武漢、廣州等地,在同行業中的知名度居贛北第一。
自幼殘疾的陳炎平是當地的種植大戶,全家的7畝地全種上了葡萄。他和兩個兒女正在修剪剛從地里采摘回來的葡萄,被剪下來的葡萄裝滿一桶后,就直接提到豬圈里喂豬,或倒在后院的沼氣池里。
“全家就指望著葡萄過日子呢,但現在只能釀酒或是喂豬。”陳炎平道。
致癌謠言讓果農損失巨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江西部分地區的葡萄滯銷,價格突然大幅下跌呢?
據悉,葡萄價格的異常波動,源于江西一媒體在7月19日報道了一則“一句荒唐謠言害慘葡萄園主”的消息。有葡萄種植戶透露,他們的葡萄滯銷的原因既不是市場需求降低了,也不是葡萄品質下降了,而是在今年5月左右,不知從何處散播出一個謠言,說這里的葡萄吃了會中毒和得癌癥。
“一句荒唐謠言害慘葡萄園主”的報道經互聯網轉載后,引發了眾多媒體的跟風報道,甚至還有媒體炒作。盡管農業部門派專家出來辟謠稱該葡萄經檢測全部合格,但一時間“吃葡萄致癌”謠言四起,很多人誤以為吃葡萄會得癌癥而拒買。至此,江西葡萄銷量急劇下降,葡萄價格跌至冰點,部分消費者開始產生恐慌心理,最終導致葡萄種植戶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據報道,僅宜春袁州區就有3000畝葡萄滯銷,直接經濟損失近2000萬元。
一個無端的謠言,把江西部分地區的葡萄產業推入了困境。
葡萄滯銷還受天氣影響
德安縣聶橋葡萄專業技術協會會長、梓坊村委會主任代和冬表示,梓坊村種植葡萄已有14年歷史,從1998年最初的1.9畝發展到現在的近1200畝,是全省名副其實的葡萄種植大村。今年7月份,集中上市的江西葡萄價格直線跳水,最好時價跌到1~1.5元/斤,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0.5~0.8元/斤。這一價格遠遠低于成本,也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
在有豐富市場經驗的代和冬看來,謠言及集中上市確實對近期以來的葡萄賤賣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受近期天氣影響,導致江西部分地區葡萄賣相差才是葡萄滯銷的根本原因,“90%是‘賣相’造成的”。
代和冬說:“在5月上旬,連續不斷的降雨嚴重影響江西葡萄生長,其間的常降雨天氣不利于葡萄病害控制,導致葡萄口感下降。隨后在葡萄成熟期時,連續高溫使許多葡萄受影響,再次導致江西葡萄品質和賣相較差,這直接對需求造成了重大影響。”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