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煤炭遭遇行業低潮 煤企跨省跨國尋找資源
山東省煤炭企業近年來到省外和國外找尋資源的勢頭愈來愈猛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大環境下行壓力明顯,煤炭價格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山東省煤炭企業積極應對主動轉型,將行業低潮看成跨省跨國積蓄資源的戰略機遇,在做大做強中提升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前瞻網了解到,山東省是產煤大省、耗煤大省,但卻是資源小省,省內保有探明儲量只占全國的2%,剩余可采儲量不足40億噸,以目前生產能力只能維持20年左右。為破解資源不足瓶頸,更為構筑能源保障體系,山東省煤炭企業近年來到省外和國外找尋資源的勢頭愈來愈猛,收效同樣十分明顯。
7月13日,山東能源集團正式邁向國際化,其首家境外公司山東能源集團宏錦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宣告成立,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拓展國外礦業業務。此前的6月28日,兗煤澳洲公司與格羅斯特公司合并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標志著兗州煤業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境內外四地上市公司,而兗煤澳洲公司由此成為澳洲最大的獨立煤炭上市公司,擁有35億噸的資源量和6.97億噸儲量。
實際上,山東省煤炭企業目前已在內蒙古、新疆、寧夏等十多個省區以及澳大利亞獲取煤炭資源儲備量500多億噸,并在省內建設了龍口等多個煤炭應急儲備基礎。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今年前兩個季度在山東省煤炭產銷量和銷售收入同步增長的同時,經濟運行呈現下滑趨勢,煤炭價格持續環比下降,非煤產業主要經濟指標下滑,企業效益大幅度減少,煤炭等產成品庫存和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總體形勢不容樂觀。”省煤炭工業局經濟運行處于秀忠處長介紹。
據前瞻網了解,這與山東省煤炭行業的“一煤獨大”現狀息息相關。為扭轉經營結構單一的不利局面,山東省煤炭行業堅持“煤與非煤并重”,在以煤為主、大力發展多元接續替代產業方面已有所成就。
山東能源集團利用產業融合手段,拉伸產業鏈條,積極進軍新能源項目,與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儲備技術和人才,伺機進入光伏、風電及核電等新能源領域和非煤礦山領域,旗下首個非煤礦山企業寶嶺鐵礦日前已經試生產。
兗礦集團累計獲得省外國外煤炭資源量377億噸、符合JORC標準的鋁土礦勘探資源量3340萬噸、潛在鉀礦資源量397億噸。在構建起多元發展框架基礎上,兗礦集團發揮煤電綜合優勢建成了14萬噸電解鋁項目,利用電解鋁液直接生產擠壓材坯料的圓鑄錠,與用原鋁錠重熔相比,綜合成本可節約185元/噸。其14萬噸高性能鋁擠壓材項目正在緊張建設,投產后可為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行業提供特種型材。通過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促進產業經濟穩健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