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告別世界十大污染地
2013-12-16 16:59:49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環境與生活網
污染地名單為何不斷變化
國際綠十字會和鐵匠研究所每年發布的環境報告側重點不同,今年的“黑榜”是繼2006、2007年之后第三次做有關污染地的排名。今年的報告研究了70多個國家的3000多個地點,重點在于采礦、工業帶來的化學污染。對比這三次上榜名單,我們能發現2006和2007兩個年度的名單中一共發布了13個地方,大多數污染地連續第二年上榜,因為政治因素和技術原因,這種改善速度上的緩慢是情有可原的。
國際綠十字會在回顧2006年和2007年那兩個年度報告的編寫原則時說,當時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則:人們健康受損害程度;受影響的人口規模;污染毒素的嚴重性;對兒童健康和成長的沖擊;污染物產生危害的有力證據等。
今年新發布的十大污染地名單除了注重數據的嚴謹性以外,還采取了“回頭看”的對比研究方法,對2006、2007年的名單的現狀做了調研,把2006、2007年上榜的13個地方歸納為進步有限、進步明顯、成功案例三類(詳見下表)。
報告認為,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海納被歸入成功案例是因為環境改善最為明顯。這個加勒比海港口城市一度大量回收美國廢舊電池,受到嚴重污染。1997年3月,有116名海納兒童接受健康調查,8月有146名兒童接受調查,發現血鉛含量嚴重超標,28%的孩子需立即住院治療。此后,當地政府多方入手進行整改,如建隔離墻防止土壤被侵蝕,移走垃圾,用混凝土層覆蓋被污染的土壤等措施,自2010年后,血鉛調查的結果表明,當地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從2006年開始,山西臨汾頻頻登上美國媒體(《國家地理》雜志、《大眾科學》雜志、《赫芬頓郵報》等)的污染嚴重城市名單。國際綠十字會的報告把臨汾列入進步明顯一類。理由是,當地自2007年以來空氣質量有明顯改善,臨汾在5年中關閉了746家中型工廠、1056家小廠,改良或關閉了數百口鍋爐。據鐵匠研究所估算,臨汾為改善環境約投入了20億元人民幣。
中國尚沒有慶幸的理由
細數十大污染地名單,我們能看出榜單上的地方都在發展中國家。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走向富裕的主要路徑是發展工業。但是,工業發展過程中的利弊相生讓很多發展中國家陷入環保困境,往往很難處理好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雖然榜單上沒有美國、日本和西歐發達國家,但在窮國的環境問題上,富國往往負有“原罪”,因為發展中國家的許多污染都與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有關。如果讀者看過《環境與生活》雜志今年第七期刊載的電子垃圾專題,就不難理解這一點。所以,發達國家在協助發展中國家改善環境方面,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最后,也提醒一下中國的讀者朋友,2013年報告的榜單重點放在了采礦、工業和化學污染等方面,與空氣污染關系不大。所以,霧霾圍城的諸多中國城市沒有入榜。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慶幸的理由。因為我國當下的治污形勢不容樂觀,在改善環境方面,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國民,需要付出的努力還很多很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