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小米曾經很艱辛 遭百般凌辱
2014-07-29 10:23:59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投資界
“瘋狂”的雷軍
習慣運用舊經驗去學習新知識的人,總是會對那些超越了以往經驗的事物產生本能抵制。
就像HTC在推出Dream、Diamond、Hero等Google手機,乘著智能手機的第一波普及浪潮,從一家“隱形”代工廠成長為全球第八大手機品牌之前,中國手機品牌幾乎很少有機會與“低端”、“山寨”完全脫離干系,這一次,大多數旁觀者或許根本無法理解“瘋狂”的雷軍。
二十年前,22歲的雷軍加入當時還只有五六個人的金山,一路從開發部經理做到公司總經理,并將金山軟件帶進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其間,他投資并賣掉了卓越網;2007年離開金山后,又陸續投資了凡客、UCWeb、多玩網等17家初創公司,在市場上均表現不俗。按雷軍自己的說法,快40歲的時候,他“好像人生所有目標都實現了,起碼什么都有了,但做完這些,反而變得更迷茫了”。
此時的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因為做天使投資的關系,雷軍也被認為是在這一領域中做大布局的幾大山頭之一。但“雷軍的野心應該遠遠不止做天使投資人,他應該是早就已經下水自己創業了”,今年年初,雷軍還以小米科技的天使投資人身份對外示人時,創新工場管理合伙人汪華就曾對南都記者做過這樣的預測。而雷軍自己,則是直到今年7月中旬,才正式對外界確認小米科技有其投資并由他親手創辦,也將在下半年推出自有品牌手機。
雷軍要做手機?一家互聯網公司要做硬件?這個消息對大眾市場而言,或許不過是新增了一個手機品牌,但在業內卻炸開了窩。有觀點認為,小米科技是因為無法為自己所做的MIUI手機操作系統找到合適的手機廠商合作,才被逼無奈走上自己做硬件的道路,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更是嗤其為“歷史的倒退”。
但原來在美國Google任高級工程師,回到中國谷歌任第一產品經理,曾主持開發谷歌音樂的洪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最初,在雷軍想拉他入伙小米時,他就已經知道“這件事夠好玩,夢想足夠大。或者你可以說,這件事足夠的不靠譜,因為它太瘋狂了,你覺得它從邏輯上是靠譜的,但從規模和瘋狂程度上來說,是絕對的不靠譜”。也就是因為這件事太具挑戰性,所以,與其說小米的創始團隊背景豪華,不如說只有具備那樣背景的人才真正敢撇開人情世故,跟著雷軍“瘋玩”一把。
于是,這家名叫小米,英文LOGO“MI”同時意指MobileInternet的創業公司在去年4月正式成立,并于去年年底完成A輪融資,金額4100萬美元,投資方除了morningside、啟明和IDG外,還有當時小米團隊56個人投資的1100萬美元。
小米曾經很艱辛,遭百般凌辱
初期對供應商恨得牙根直癢癢
“小米提交了很多報告,這些報告從中國區報到亞太區,亞太區報到美國總部,最后告訴我不做。”雷軍說,小米手機一路走下來沒用到這么難。在他看來,部分中國企業“忽悠”,動輒要合作方生存100萬臺,最終賣不出去,坑慘合作方的同時也加大了小米手機生產難度。
雷軍坦言,我初期對供應商恨得牙根癢癢,后來開始理解供應商的難處,從理念方面開始有幾方面改變。如手機并不是買幾個芯片往板上一焊就可以,很多器件其實是定制,需要對供應商開發費用。
另一方面,做頂端技術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容易。小米能做成國內首家雙核1.5G手機并非偶爾,任何產品出來都不是百分之百沒問題,關鍵是設計者是否要把平臺吃透,找到相關問題并予以解決。能做成小米手機主要是靠周光平博士及其團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