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CEO姚勁波:土豪不差錢 經營有一套
步驟一:融資!沒錯,用二級市場的資金來“碾壓”對手!
關于58究竟會拿多少錢來做并購,坊間一直爭論不休。有10億美元版本、有3億美元版本......投資界拿到的最靠譜的版本是:10億美元并購沒錯,但不是一次性拿出來。姚勁波的構想是,上市初期的募集資金+今年3月的定增資金+企業自身紅利,在五年時間里進行并購。
不過,今年3月的這次定增與預想稍有偏差。原本,58擬完成增發600萬ADS,每份ADS增發價格為38元。不過,近期美國科技板塊股價表現不是太好,募資可能達不到之前預想的5億美元。姚勁波給出的數字是接近3億美元。加上上市初期儲備下來的募集資金,姚勁波透露目前58大概有4.5-5億美元左右的資金可以用作并購。
通過二級市場定增到的錢一級市場進行杠桿并購,進而增加公司估值提升二級市場股價。在A股和美股市場已經屢見不鮮。尤其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率先上市就意味著搶占先機,可以用二級市場投資者們的資金完成對未上市競爭對手的“碾壓”。
透過58同城上市之初的前十大機構投資者名單,我們已經可以窺見一些端倪。在其上市后的基石投資者中,黑石、紅杉、哥倫比亞中國基金等深諳資本運作的機構投資者。據姚勁波稱,此前58的早期投資者包括DCM、軟銀等都會逐漸退出,新的基石投資者將逐漸加入。“在我們見到的100多個投資機構/個人中,都是偏二級市場的資金,它們的規模大于VC,且投資周期較長,這讓我們有更多條件來進行并購。”姚勁波告訴投資界記者。
步驟二:并購!真的,拿10億美元并購行業第二及其它!
可以預見,在二級市場公開募集的錢是要比一級市場的錢要更“耐久”的。這也是為什么諸如京東這種靠VC的錢支撐著的電商企業要忙著上市。因為,花LP錢的VC們是遠遠耗不起二級市場的。
那么,58的并購都會去買些什么呢?答案是那些它們認為需要補強的環節,比如華東這個市場。華東這個地方是許多大佬的滑鐵盧,比如地產界的潘石屹和王健林。華東之于全國戰略的意義毋庸置疑,同時華東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