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主席楊受成:與眾不同的香港娛樂大亨
傳奇
“從小到大,我是在一家表鋪長大,自小看著父母做生意。看見過很多債主追債,他們到店鋪之中往往是兇神惡煞,拍桌子、破口大罵,讓父母受了不少委屈,我還常常要去當鋪當表套現來還債。”楊受成的一生始于這樣的童年,而童年對人的影響往往超乎想象。
從20歲至40歲那二十年,楊受成少年得志、左右逢源,地產、鐘表珠寶和金融的生意順風順水。但在1983年9月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前夜,楊受成重重地摔了一跤。因地產市場一落千丈、銀行利息飆升,好世界地產欠債高達3.2億港元,1983年8月30日被匯豐銀行接收,英皇鐘表珠寶各分店也被匯豐銀行接管。
40歲那年,楊受成頃刻間一無所有。“面對我家人,面對我的爸爸媽媽,我很沒有面子,面對我的員工,我很沒有面子。我跟我的秘書講,對不起我不能請你了,你薪水太高了,你去找別的工作;我跟我的司機講,我不能聘請你了,我自己開車。”寥寥數句,勾勒出楊中年破產的痛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楊受成此后每天隨身攜帶四五萬港元已成為人盡皆知的秘密,而他還總是不厭其煩地從褲兜里掏出那一疊疊鈔票向好奇的來客展示。
向西行炒金炒外匯,成了他絕處逢生的轉折點。在世外高人陳郎的指點下,楊受成從中東科威特殺到了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據說兩年內便賺夠還清了3.2億港元的債,收回了“失地”。這讓楊受成深深迷上了金融業務,“我最喜歡金融證券業務,很有挑戰性,回報高,滿足感大”,他承認。
此后,英皇集團的發展方向便以金融、地產和鐘表珠寶為主。1989年后,英皇經過系列人事和行政改革,走上西方風格企業化道路,逐步拓展至如今的八大行業,至今二十年來金融和地產業務占比保持在六至七成。
希冀
初秋的一個晚上,香港會展中心內衣香鬢影,政商界翹楚和娛樂電影名人齊聚英皇集團七十周年晚宴,儼然香港精英社會的一個縮影。
在飽經歲月滄桑之后,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英皇大佬,對曾經的是是非非似乎都已釋懷。正如韋小寶的風流成性,在自傳中,楊受成講述了被前妻捉奸的過程。
顯然,他更希望人們不要罔顧他對家人、朋友和員工的情義。“在我一生,我賺了很多友誼,”他說,“李嘉誠先生、鄭裕彤先生、何鴻燊先生,很重視我們之間的友誼,這證明我差不到哪里去。”
盡管精神狀態依然出奇的好,楊受成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便成立了家族基金、立好了遺囑,且堅持每六個月按照兒女表現修改一次。
楊受成育有兩子三女,次子楊政龍自13歲便跟隨父親學習,將來大部分生意將由其打理,目前任英皇集團行政主任并擔任深圳政協委員;長子楊其龍則主理娛樂場所,長女楊諾思負責鐘表珠寶,幼女楊詩詩協理,次女楊玳詩主理金融業務。
如今,位于北京長安街的英皇集團中國總部正在興建中,另辟蹊徑以娛樂影視業打入內地的英皇正在伺機擴展其核心業務。
“我跟我的小兒子(楊政龍)講,我說你是太幸運了,內地將來很多財富很多生意很多錢等著你賺,你一定要重視內地,要好好在內地做事。”楊受成稱,如今房地產業務70%在香港,希望五年以后可以有一半甚至六成業務在內地。金融方面他認為早晚要開放,“兩年三年不開放,五年以內一定開放”。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