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柳傳志的女兒”這一筆標簽既是驕傲也是壓力
投行高管:每年看500-700個項目
柳青生于1978年,2000年從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畢業。2002年獲得哈佛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后,她選擇了高盛。當年,正值互聯網泡沫破滅,就業形勢慘淡,高盛所招聘的初級研究員的名額縮減到6個,作為曾投資過馬云、馬明哲、江南春的頂級投行,高盛本就受到畢業生的追捧,名額的縮減讓競爭更為激烈。
12年后,柳青仍能清晰地回想起當年面試的場景:“為了準備18個面試官的面試,我幾乎熬了整個通宵,天文地理,把能準備的都準備了。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大的老板面前,考完技術問題,他注意到簡歷最后一欄的‘興趣愛好’寫著唱歌,順口一句 ‘你喜歡唱歌?現場唱一個吧。’”柳青選擇了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老板面無表情地聽完,我的heart也go down了。后來才知道,老板是在考驗一個人的反應速度和綜合素質,專業只是一塊敲門磚。”
招聘名額的縮減意味著工作強度的加大。據柳青介紹,在她剛進入投行的第一年,基本上每周工作100個小時以上,最高紀錄達到140個小時,“體重迅速增長,臉上全是痘痘”。
“那年我研究生畢業,24歲,每天看著鏡子覺得自己是42歲。同一年入行的同事在半年中走了一半,朋友也問我:‘一個女孩子,為什么要這么辛苦?’我也曾猶豫過,但后來還是想明白一件事,這個工作是我真心喜歡做的。”
2004年,柳青轉投直接投資部工作,并一路晉升到高盛(亞洲)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據柳青介紹,她和團隊成員一起,現在每年要看500-700個項目,考察的主要是目標企業所在的行業和團隊成員兩方面,醫療、健康、消費、金融服務等受內需和消費拉動的產業較受看好。而從團隊來看,“如果是重視品牌、重視聲譽,勝過重視金錢的企業家,我們更愿意合作”。
柳青所操盤的最大一筆投資,是2013年愛康國賓集團獲得高盛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1億美元投資。在高盛介入前,愛康國賓與GIC的洽談已經進行到一半,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本想拒絕高盛,但得知對方為柳傳志的女兒柳青時,他改變了主意,因為在眾多企業家當中,他最欣賞柳傳志,并且,他認為,在柳傳志身邊長大的柳青,更能切身體會創業者的不易,因此他不僅延后了注資時間,還增加了融資額度。
從2007年到2013年,高盛成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50強”榜單的常青樹,同時得到這一殊榮的,只有KKR、淡馬錫、鼎暉、弘毅、老虎環球基金等不足10家。當記者問及在中國做私募與在其他國家有什么不同,柳青十分俏皮地說:“邊做邊體會,且行且珍惜吧。”
在柳青眼里,投行工作“看似風光,其實也很艱難”,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大家族都會把后代送到投行去歷煉一番,當做是“軍訓”。不管初衷是否一致,這樣的現實倒是一定程度上與國內接軌了。
三個孩子的母親:“媽媽很酷”
“我周圍有一些優秀女性,為了家庭犧牲事業,我很欽佩她們,因為我覺得自己做不到。我非常愛工作,工作給了我非常多的養分和能量,甚至讓我覺得可以做一個更好的母親。”
在2014年博鰲論壇的“她影響:你的未來會更美”主題沙龍上,當柳青提起她自己有三個孩子的時候,現場觀眾露出驚訝的表情,她笑著解釋說她的三個孩子是分兩次生的,有一對雙胞胎。“事業是一場長跑,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事業規劃好,結婚生子只是中間的一個過程。”
“我經常出差,只有周末能跟小朋友在一起,但是短暫的時間里他們很開心,覺得自己的媽媽很酷,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創造各種不同的玩法,所以我們的關系非常好。坦白講,我非常佩服那些全職媽媽,那非常辛苦,挑戰性很大。我的三個小孩中兩個是女孩,我希望她們長大以后能為自己活,不論是相夫教子還是選擇職業生涯,都有選擇人生的智慧和勇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