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人富豪:有錢沒權 從商不從政
抗戰馬來新加坡華人占捐款全部2/3
馬來亞華人雖然孤懸海外,但歷史上卻一直心系祖國。光緒年就有馬來商人為朝廷捐款80萬兩白銀買軍艦,卻被朝廷挪去修了頤和園。《辛丑條約》簽訂后,馬來亞檳城的寺廟方丈還募款數萬銀元捐給朝廷以資“庚子賠款”,獲頒御賜的匾額。1911年同盟會發動廣州起義事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人是馬來亞華僑??箲鸨l后,馬來半島的華人華僑積極支援祖國抗戰,馬來亞和新加坡的華人華僑為祖國籌款占到了全世界華人捐款的2/3。
二戰后,以華人為主的馬來亞共產黨在1947年發動了爭取獨立的游擊戰,1948年,英國殖民當局宣布馬來亞進入了持續十二年之久的“緊急狀態”。在此期間,發生了很多大事:1949年馬華公會成立(簡稱“馬華”),至今仍為馬來西亞最大華人政黨。同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由于意識形態對立,100多年來中國人移居馬來亞的移民潮停止。1957年,馬來亞殖民地宣布獨立。
華人占據富豪榜頂尖 形成民族矛盾
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類似,在馬來西亞,不到總人口25%的華人占據著經濟金字塔的頂端。在馬國十大富豪排行榜上,華人占八席。長期以來華人普遍比其他的民族富裕的情況,無形中造成了民族間的矛盾。馬來西亞政府曾推行明顯具有歧視性的政策,如曾規定每家公司都至少要雇用30%的土著。在教育上,大學要保留一定的份額給土著。對中文教育采取打壓態度,規定不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都領不到政府的津貼。
90年代以來,泰國具有中國血統的總理輩出,前總理他信的內閣成員中據說一半成員都有中國血統。華人雖然是占馬來西亞人口第二位的族群,卻從未像僅占泰國人口12%的華人那樣取得顯赫的政治地位。馬來西亞一些政客也曾發表一些歧視華人的言論,比如2008年馬來西亞政客阿末依斯邁爾在地方選舉中曾拋出“華人寄居論”,他說馬來西亞華人“切莫嘗試像‘美國猶太人’一樣,在掌控經濟之余,得寸進尺要掌控政治”。
東南亞華人普遍不參與軍事政治活動
現在1000萬菲律賓人有華裔血統
東南亞各國國情迥異,因此華人在各國的情況也各有不同。作為信奉佛教的國家,泰國與中國在宗教信仰、生活習俗上相近,因此東南亞各國中,泰國華人與當地人融合程度最高。雖然因60年代以來泰國右翼獨裁軍政府要求華人更名換姓,很多華人已經難以從姓名上判斷其華裔身份,但據《環球時報》報道,華人還是有一些人在泰國參軍從警的,前總理他信棄警從商前就是一名警察中校。
菲律賓華人與當地土著融合程度僅次于泰國。盡管能講漢語、保留中文姓名和傳統信仰的華人在菲律賓人口不多,在菲律賓6500多萬人口中僅占100多萬,但經濟實力雄厚,控制著菲律賓的航空業、餐飲業、金融業、商業等領域。很多華人早已與當地人通婚融合并改信天主教。根據人類學家所作的一項研究,菲律賓人的華人血統約占百分之二十,超過1000萬菲律賓人擁有華人血統,不但前總統阿基諾夫人有華人血統,現任總統阿基諾三世也有,他的母親就是移居菲律賓的第四代客家人。菲律賓軍隊也不乏華裔身影,2006年企圖發動推翻阿羅約總統軍事政變未果的達尼洛·林準將就是父親來自廈門的華裔。
新加坡華人士兵寥寥 強迫華人參軍
印尼2億多人口中,200多萬華人約占總人口1.2%。在印尼華人在總人口中比重很小,蘇哈托執政的三十多年里,印尼政府禁止華人參政、參軍,2000年以后,新政府才修改了過去的歧視性規定。
新加坡則有著特殊國情,新加坡華人占到了人口76%,獨立建國后,李光耀針對華人對新加坡認同度不高的國情,以禁華文、強推英文教育等措施,大力塑造“新加坡人”觀念,新一代新加坡人的“中華認同”已經很淡。在獨立初期,英軍突然宣布撤軍,新加坡一度幾乎有國無防,寥寥千人的軍隊中,多是馬來、印度人,華人鳳毛麟角,與人口比例完全不符。為此新加坡通過實行義務兵役制,要求全體適齡男性國民必須服兵役,從而迅速扭轉了華人極少參軍的情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