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2015年是有名大企業發生重大危機的年份
2014-12-19 14:03:20 責任編輯:吳鴻庚 來源:政商閱讀
最近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復了天津、廣東和福建三個自貿區的方案,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景象。為什么我并不把這次的樓市不動產市場的加大看成真正的經濟復蘇,因為有兩個數據還是很可怕的。第一,11月份匯豐銀行的PMI,制造業的采購指數上個月是50%,過去六個月一直處在下滑通道,制造業對未來和現在的信心并不充分。第二,我們李總理每次到各地都非常關心的三個數據:發電量、貨運量、貨幣供應量。1月份到11月份全國工業用電增長只有3.1%,去年是7.9%。現在的GDP四季度在7.1%左右,還是一個很可怕的數據。
走向2015年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一個景象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看到整個貨幣的泡沫、投資的泡沫、資本市場的泡沫、不動產的泡沫已經開始全面復蘇,另外實體經濟仍然處在冬天,這是我們即將告別的2014年。到2015年,我認為會出現很多新的一些變化,甚至中國經濟的很多觀察點都會出現一些變化,這個意義上處在比較大的經濟周期的轉折時刻,未來還是充滿了一些希望的。
我們過去觀察中國經濟,這個國家的經濟好和不好看三架馬車,消費,出口,投資是很長時間關注中國經濟的增長點。這三架馬車拉了中國經濟15年,一直到2013年。2015的經濟會不會好呢?再來看這三個東西,看出口,看政府投資,已經不可靠了。從今往后,中國經濟好不好,企業該怎么經營企業?我認為出現了四個新的動力:新實業,實體經濟在今天面臨的情況,90%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原因,不是因為國家的經濟不好。很長時間我們做企業的方法在未來是不可靠的,這兩天很多專家都討論了,經濟怎么轉型,電子商務怎么沖擊我們的傳統行業,新生代的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能力,這都是所謂的新實業。
所謂的舊實業這個產品的價格是和成本有關系的,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做企業靠各種各樣的成本優勢,到了今天,我們突然發覺這幾個成本優勢全部喪失了,這就是舊實業面臨的問題,不是因為你的市場不見了,而是成本不斷增高。
我們靠什么辦法能讓產品和成本經營脫鉤,第一靠新的科技,有沒有形成獨有的科技能力,我們就有定價權了。第二靠品牌,用創新做出品牌,品牌產生新的附加值。第三靠服務,我們有沒有靠服務提高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利潤率。當這一些新的元素被加入以后,實體經濟由一個舊的實體經濟變成新的實體經濟。這是一個實體經濟面臨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能夠擺脫對成本的依賴,進入到一個新的定價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未來的幾年內,中國的中小型實體企業仍然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去年到今年中國實體經濟的狀態一直非常不好,今年浙江省的中小企業倒閉數在三萬家左右,大規模的企業倒閉。我認為未來的三年到五年之內,不管經濟的泡沫會怎么樣,經濟有沒有復蘇,大概未來有一半左右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會離開這個會場。剩下來的實體經濟企業將完成一次重大的轉型。
我們看中國經濟未來會不會好的一個點,實體經濟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內的轉型中有多少人能夠走出這個泥潭,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點。
第二,我們要看的新城鎮化,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里中國主要的不動產價格上漲是發生在全國的幾大城市,未來十年,大量的錢還集中在北京就很麻煩了。過去十年北京人口增長了32%,上海人口增長了29%,如果未來十年北京在增長百分之三十幾,北京市就只有一個腳站在那里坐地鐵。
未來政府會考慮我們的整個投資仍然會投入在城市化過程中,主要會投在290個縣城和3萬多個城鎮,會進入到西部和北部地區,這是一個未來發展的新情況。產業要下去,人要下去,資本要下去,中國在各個層次和區域之間的貧富懸殊逐漸的減少。
第三部分,新消費。中國現在是全世界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能力確實已經超過了美國,今年年底電商在全社會消費品比例達到7%,美國達到5%左右。在過去一兩年里我們所有做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非常恐慌。我們發現原來的消費者不見了,原來非常熟悉的經銷商模式不見了,甚至未來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我們對很多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判斷都會出現問題。
中國這個市場上沒有什么夕陽行業和朝陽行業,新的技術和新的消費產生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跟得上這些變化,能夠跟上就是新實業,跟不上就是舊實業,被淘汰的模型。這是我們看到的最近非常大的變化。
另外我們也看到人們在文化消費中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們開始電影的整個消費、旅游的消費、健康的消費,特別是健康的消費,未來健康是最大的產業,大量的資本進入到這樣一個領域。
第四,新金融。金融業在2014年遭到了非常大的沖擊,首先是今年出現了1949年以來第一次民營企業進入銀行,批了三家民營企業。出現了互聯網金融,沖擊非常大,第一是來自于大數據,今年7月份阿里巴巴推出了一個產品:外貿貸,宣布說所有在阿里平臺上做生意的企業做一美元的生意,全國的七家銀行可以配套給你一塊錢的貸款,不需要抵押。為什么阿里敢做?因為這個企業掌握了過去十幾年做外貿所有的數據和信用。大數據是對傳統銀行業最大的沖擊。第二,支付。今年在座的如果有很多80后、90后都有支付寶、手機錢包。最近大家就這兩天有一個事情知道,滴滴打車,給大家補貼很多錢,剛剛融到了七億美元。這是今年互聯網最大的一單,打不到車給你補貼錢,專發一個滴滴的消息可以付你一兩塊錢的紅包。他在干什么?建立我們所有人的支付習慣,讓我們要學會用手機進行支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