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特斯拉不是富人的玩具
2014-10-14 15:34:25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騰訊科技
不是蘋果 不要顛覆
高盛公司此前發布的報告曾認為,特斯拉并不能成為蘋果。因為在可以預知的時間內,特斯拉無法像蘋果手機一樣顛覆產業,傳統汽車仍具有統治性地位。去年特斯拉全球銷量為2.2萬輛,按照今年增幅55%的目標,銷量不超過3.5萬輛。而全球銷量第一的豐田汽車,去年銷量高達998萬輛。
對此,馬斯克坦然承認,他表示在某一方面高盛是正確的,特斯拉仍是非常小的公司,今年只交了35,000輛車,相較于每年一千萬輛的新車市場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盡管特斯拉在公眾注意力和媒體報道上的確很引人注意,但身為汽車廠商的規模還是非常小。 但馬斯克強調,特斯拉可以帶給汽車產業的價值在于向大家展示電動車能做到什么程度,同時為電動車創下先例,證明你可以打造一輛好的電動車,客戶也愿意掏錢購買,希望藉此鼓勵其他的汽車廠商設計更多電動車。特斯拉以等比的速度在成長,但是還是間小公司。
對于剛剛向特斯拉發起沖鋒的寶馬新款電動車,馬斯克并無反感,他表示,特斯拉不會把其他公司當成是競爭對手,因為特斯拉的市場占比太小了,所以特斯拉只是要設下標竿,讓業界知道這是做得到的。所以特斯拉存在的意義應該是在于鼓勵其他車廠投入電動車的研發,而不是用特斯拉占有所有市場。
事實上,有關特斯拉將推出面向大眾的暢銷車型的消息一直不絕于耳,來自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的消息顯示特斯拉汽車公司在今年8月5日遞交代號為“Model E”的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配件,以及維修的設備的專利申請。隨后曾有消息稱,特斯拉將提前推出入門版電動車,但最終上市的Model D仍主打高端市場。
重視中國 絕不加價
在談到中國市場時,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確實受到很多中國客戶的歡迎,但最令他驚訝的是,最強烈的抱怨居然是要等很久才能提車。他表示,在所有不滿意特斯拉的理由中,這應該算是最不糟糕的一個。
據悉,在特斯拉宣布入華后,曾有大量二三線城市的車主抗議提車問題,甚至在特斯拉在華發布會當天,馬斯克還需要抽時間安撫憤怒的車主以保證發布會的正常舉行。
對此馬斯克承諾,確保有能力交車,提供維修服務,讓超級充電站遍布中國,這都是特斯拉未來在中國市場的重點,而事實上中國設立超級充電站的速度遠超過全球其他各國。
他透露,現在幾乎每幾天特斯拉就在中國設立一個充電站。我們預計在明年年底,就會看到全中國各地都有充電站,但他同時強調,最大的困難應該是希望能夠列上能源車輛名單,但可惜的是這點在中短期看來都不大可能實現。
在談到新款車型入華時,馬斯克強調特斯拉沒有限制雙發動機配置進入全球其他國家,完全就是因為車子在加州制造,中國客戶還要經過海運、通關等手續,要多等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提車。同時他強調,仍秉持不加價的原則。開放透明化的定價政策是培養長期客戶忠誠度的重要一環。
不主動挑釁 但絕不沉默
對于馬斯克的性格問題,外界一直爭議較大,與多數科技行業大佬不同,馬斯克身上并不具備足夠的煽動性,面對很多問題時馬斯克的回答都以“實在”著稱。在今年的中國首秀上,這位不善言辭的大佬并未能成功扮演國人熱衷的“傳道者”形象,盡管數次被譽為喬布斯接班人,但是在這方面,他距離中國本土的山寨“喬布斯”們仍有很大距離。
但面對質疑時,馬斯克也會奮起反擊,此前曾有人攻擊特斯拉車禍后起火的安全性。隨后馬斯克在博客公開回應稱,自Model S汽車于去年進入量產階段以來,僅美國就發生了25萬輛汽油動力車著火事件,但是,目前為止只有三輛Model S汽車起火,而且只是發生了嚴重的撞擊之后,而且也未引起人員傷亡。
他指責部分媒體“對此報道不實,特別是那些不專業的媒體,更是斷章取義,沒有從實際的數據出發。”
對此,馬斯克向騰訊科技表示,自己不是那種會主動挑釁的人,但是如果看不到有其他的(解決)方式,那么只好站出來說話。他表示自己不介意正確的批評,但如果批評并不正確,特斯拉必須立刻回應以扭轉這些錯誤的印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