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小米是一個有硬件、軟件、互聯網基因的公司
從閱讀器到智能電視
事實上,王川一直希望多看能推出一款類似于亞馬遜Kindle閱讀器的產品。他在創建多看之初就開始組建硬件團隊。目前多看硬件開發團隊的負責人嚴星,是摩托羅拉中國手機基站硬件部門的創建人。開發團隊中還包括前摩托羅拉Linux Kernel業務研發總監、前Symbian中國區研發總監、前創維CTO。
王川清楚地知道Kindle的成功并非因為一款出色的硬件產品,而是硬件、內容和互聯網服務等多方面資源的出色組合。為此多看從去年進入電子圖書制作出版業務。被小米收購后,其電子書業務仍保留多看品牌繼續發展。盡管多看開發了電子書軟件系統、電子圖書出版,但目前700多本圖書的體系無法支撐Kindle業務模式。
“這個模式亞馬遜積累了很多年,你走不了捷徑。真有好的用戶體驗時,他自然愿意買。今天大家體驗很痛苦,這種體驗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用起來的。”王川對《時間線》表示,“光有技術不行,你的硬件只是完整生態系統中間的一個環節,它不可能單獨成功。”
當王川還在推動、等待生態系統的完善時,新的誘惑來了。2011年開始,智能電視成為科技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谷歌也在當年推出了Google TV。這在多看內部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一部分人認為多看應該專注在電子書業務,同時做兩個方向是創業大忌。而另一部分成員則認為電視機屏幕將帶來市場變革,這是一個絕不應該錯失的機遇。王川認為這樣的機會很適合多看的硬件團隊。
“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引發的變革,在電視市場同樣會發生。電視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最大的一塊屏,一定會帶來手機、Pad無法提供的用戶體驗,以及之前想象不到的應用。這只是時間問題。”王川對《時間線》說,“手機和電視的互動也非常關鍵。電視可以是手機的顯示器,手機可以是電視的遙控器。”
王川認為用戶對互聯網機頂盒有真實需求,但他不知道這是不是市場的真實情況。他不能把公司的未來戰略建立在自己的假設上。他決定發布一個簡單的產品測試一下市場反應。2011年10月這家創業公司推出了“多看 for Apple TV”產品。這套軟件系統能夠讓破解后的Apple TV擁有中文操作環境和豐富的中文網絡視頻資源。
多看團隊得到的數據反饋超乎想象。用戶周活躍率達到80%,而且多看系統的出現迅速拉動了Apple TV在淘寶上的銷量。很多淘寶店中的產品宣傳都特意標明安裝了多看。在淘寶上,Apple TV上一代產品的售價反而比最新的第三代貴了一倍。只是因為前者可以破解安裝多看和 XBMC這兩套中文系統。這樣的結果堅定了王川進入電視市場的決心。而同時小米公司也有這方面的想法,最終在今年4月確定由多看團隊開發小米盒子這個產品。
不同的“盒子”
事實上,在小米盒子發布之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種“盒子”。說到小米盒子的特點,王川會變得滔滔不絕,例如用料、電路板精心設計、模具設計等等。但強調用戶體驗中的易用性,是小米盒子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作為小米盒子的產品經理,在設計之初王川就要求確定從4歲小孩到80歲老奶奶都會使用的目標。在開發過程中,多看團隊用多種年齡段的用戶進行了操作測試。王川說,他5歲的女兒已經可以完全獨立操作小米盒子找到并播放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小米盒子為高級用戶提供了拼音搜索、過濾、排序功能,讓用戶能夠快捷地找到喜歡的內容。而常規用戶界面充分考慮到小朋友、老人或小白用戶的使用邏輯。他們都不太會進行繁瑣操作,不愿意面對很多選項。小米盒子的用戶界面學習了iOS界面理念,讓小孩和老人知道不斷按下遙控器就能滾動頁面,最終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節目。盡管操作起來可能會多出幾步,但這樣的操控方式邏輯很簡單直接。
最近有一家公司預訂了一批小米盒子,王川特意到那家公司辦公室拜訪。進去一看,有一張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機頂盒產品。王川感慨了一句:你對盒子研究還挺多的。對方只回應了一句話卻讓王川無比滿足—“這些都是垃圾,只有你那盒子跑了七天七夜,沒死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