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前行長馬蔚華:互聯網思維做金融的三個關鍵詞
招行前行長馬蔚華:互聯網思維做金融的三個關鍵詞
互聯網思維的三個關鍵詞
問:您會用什么樣的詞概括互聯網思維?
馬蔚華:關于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我總結有三點:
第一是客戶至上。互聯網企業更重視客戶的體驗,所以他們的產品和營銷方式更注意和客戶貼近。互聯網能夠不斷地迭代創新和即時創新,因此能密切地研究客戶在每一個時刻的需求變化。這一點我覺得傳統銀行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往往還達不到。
第二是開放包容。傳統銀行由于歷史形成的原因,內部制度比較封閉,有嚴格的風險控制制度,這也是多年來銀行體系的特點所決定的。但是互聯網金融是開放的、包容的,在一個平臺上大家可以共同討論、研發。這種包容開放可能越來越得到客戶的歡迎。
第三是普惠民主。在傳統的商業銀行,一塊錢怎么能理財呢?不可能。但是余額寶可以。互聯網金融正是在傳統金融忽視的這些弱勢群體中,在監管比較空白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傳統金融的技術手段和運營方式令其沒有辦法解決這些碎片化需求,所以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彌補了這個空白。而互聯網的高效能解決這些問題,既能滿足這些弱勢群體的需求,同時也能夠贏得效益,所以這是一種普惠的金融,更會得到這個社會的擁戴。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并非二元對立
問:怎么理解互聯網金融?
馬蔚華: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之間其實沒有那么對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填補了傳統金融過去忽略的、不想做或不能做的地方。過去多年來一統天下的商業銀行,現在因為互聯網金融出現,無論在職能端、客戶端,還是在它的負債端、收益端,都受到了一些挑戰。
首先,過去的支付體系曾經一直是傳統銀行全盤占領的,有了支付寶以后實際等于繞過了銀行的賬戶,商家通過第三方支付和客戶之間直接發生交易。這樣銀行面臨的危機是什么呢?就是它失去了和客戶的聯系。如果一個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失去了和客戶的直接關聯,就無法洞察客戶的變化需求。這會讓銀行失去了產品創新或者為客戶服務的方向。
其次,傳統的銀行,一般來說是靠客戶經理推銷自己的產品。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則是互聯互通,就是客戶和互聯網金融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可以共籌、共建、共創。實際上它更了解客戶對產品的需求,他們共同創造的產品可以更符合市場的需求。
第三,互聯網金融用互聯網特定的形式,把客戶的需求和互聯網支撐的產品結合在一塊,即場景化的營銷。場景化的營銷比如春節時候搶紅包,還有快的打車這一類。實際上背后都是對銀行信用卡賬戶的爭奪,這種營銷方式非常容易被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所接受。
但這些對傳統銀行來說,目前還不足以構成致命威脅,因為目前巨大的市場還是在傳統銀行這一邊。真正值得傳統銀行深思的是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和思維方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