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杰:中國樓市價格畸高 房價房租已遠超百姓有效支付能力
(一)我國房價收入比遠高于國際水平。房價收入比是指一套普通商品房總價與一個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之比,它是國際通用的反映一個國家房價合理程度的基本指標。
世界銀行認為,房價收入比在3~6倍為合理區間,發達國家一般在3~4倍,發展中國家一般在4~6倍。而我國實際房價收入比平均在8倍以上,一線和二線城市一般在10~15倍以上。
據統計,2012年全國商品住宅平均售價為5542元/平方米,城鎮人均住宅面積為32.9平方米,按當年平均家庭人口2.86人、住房面積94平方米一套房計算,總房價為52萬元;當年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戶均為70256元。由此計算的全國城鎮房價收入比為7.4倍。如果考慮到買房還要交新房契稅等稅費,多數商品房屬毛坯房,需要自己花錢裝修,那么實際可居住房屋最終支付的房價要高于交易房價的15%~20%。而且,各地二手房價又普遍高于新房房價,多數熱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明顯大于新商品房成交量。因此,我國實際房價收入比要明顯高于統計數據,房價收入比實際在9~10倍。
而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15倍,北京房價收入比超過20倍。2013年北京房價上漲了20%左右,平均高達2.36萬元/平方米,二手房價格上漲了30%左右,平均超過3萬元/平方米,主城區房價上漲了40%左右,平均在5萬元/平方米左右,這已經接近或超過了紐約、東京、倫敦等國際大都市。
(二)快速上漲的租金已經成為企業經營和百姓生活難以承受之重。與高房價相對應的是高房租,已成為工商經營和居民生活一大負擔。
在我國的一、二線城市,商業租金已占到普通商店經營成本的30%左右,占普通餐飲業經營成本的40%左右;普通住宅的月租金已占當地居民月平均收入的50%左右。而據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城市家庭中有23%的家庭是租房過日子的,因此,房租上漲的人口影響面遠遠超過房價上漲的人口影響面。過高房租迫使大量普通務工人員只得采取群租辦法過日子,由此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